十多年前,素以精明闻名于世的大批浙江商人,在当地政府官员的带领下,纷纷到进贤县文港参观学习;十余年后,文港传统的制笔业却被卷入一场与浙商争抢制笔业市场的较量。由于毛笔市场份额有限,而以中芯笔、圆珠笔、钢笔为主导的现代制笔业拥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头顶“笔都”光环的文港,即便目前毛笔制造业仍占国内销售市场的70%,但文港并没有因为传统毛笔的垄断地位带来更多的利益。文港的故事告诉人们:如果制笔企业不在营销模式上等方面做文章,恐怕文港的“一支笔”的文化光环将越来越黯淡。令人欣慰的是,文港人正在极力寻求突围的空间。
辉煌过去
笔不到文港不齐
进贤文港,是一座写满笔历史的文化古镇,有着深厚凝重的历史文化底蕴。2003年,文港被全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华夏笔都”称号。文港已成为中国毛笔制造中心,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
“你看,我们沿街的房子,大多数都是上世纪80年代,一大批靠做毛笔发家的老板盖起来的。”文港镇宣传干事周苏雁显得很是自豪。这里还诞生了“中国笔王”周鹏程。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文港人开始走出文港,纷纷从上海等地进购大量的金属笔和圆珠笔,在文港圩镇上摆摊设点。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文港人不再满足于这种微薄利润的现状,以一家一户的模式,建成了家庭作坊式的制笔厂。他们从外地进购金属笔的生产材料,以最原始的生产方式,为外地(主要是上海)制笔企业加工半成品。据称,此时文港大大小小共有2100多家笔庄,其中周坊村就有500余家,文港镇几乎每个村委会都办有笔厂,而毛笔制作更是一家独大,毛笔和金属笔的销售额,分别占国内市场份额的70%和50%,文港因此而成为全国最大的制笔生产基地,形成了“笔不到文港不齐”的聚集效应。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文港人完成了从原始资本的积累到形成制笔产业链的过渡。
文港制笔业所形成的“聚群效应”,不仅促进了文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而且还带动了农村经济的繁荣。据悉,早在上世纪末,文港制笔行业年总产值就达到了12.8亿元,其中出口总值2亿元,年产销各类笔60亿支,其间,文港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近4000元,而文港的城镇化达到50%。
尴尬现状
浙商厚积薄发抢占市场
“聚集效应”的形成,立即引起了精明的浙商关注。文港的制笔业作为对外开放的一张文化名片,顺理成章地成了江西一个对外交流的窗口。上世纪90年代末,一批接一批的浙商跟随当地政府官员赴文港参观学习。之后,浙商们在家乡纷纷效仿文港,融资办笔厂,而有些浙商,则干脆把资金带到了文港,以外商身份在文港投资兴业加工金属笔半成品。
一位文港制笔业老板回忆,当时,浙商进入文港镇创办的制笔厂达20多家。依托全国金属笔和圆珠笔等文化用品集散地这一平台,这些浙商在文港赚了个盆满钵满。随后,精明的浙商开始陆续迁离文港,并纷纷在家乡创业办厂,在分析了制笔行业的前景后,迅速完成了抢占现代制笔市场的角色转换。
而此时的文港人,还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他们企业还只局限于手工式的作坊,不注重品牌的培育,工艺也相对落后,营销模式更是单打独斗。在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的迅速崛起,把整个笔产业的零售终端市场占领。这样一来,文港当年繁盛时期拥有200余家的钢笔企业,受不了浙江营销模式的冲击,一夜之间仅剩下十多家,所剩下的企业也大都在惨淡经营。
文港笔生产车间记者钟金平摄
发展瓶颈
缺人才缺品牌制约笔都发展
其实,文港的制笔企业并不是没有发现浙商在赶超,不论是传统的毛笔制作企业还是现代笔的制作企业,他们已经意识到了危机,但出于多种原因,却显得力不从心。
传统笔业缺人才
“现在的问题是,一方面,传统笔庄正受到市场的打压,不是毛笔质量不好,而毛笔产量一直上不去,产量上不去的根本原因是,没有人愿意来学习制作毛笔。”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毛笔商告诉记者。
李小平,文港镇周坊村淳安堂笔庄的总经理,他的笔庄共有15个工人且多为年纪偏大的妇女,据称这是文港最大的笔庄。李小平说,很多年轻人觉得做毛笔很辛苦,根本没人学。虽说他的笔庄是全文港镇最大的毛笔制作企业,但一年的产值不过是百万而已。
据说,文港的毛笔制作商曾经也想把零散的家庭作坊整合起来,但因为毛笔这个行业技术性很强,不同的人做出的笔有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的买家,统一经营的事最终不了了之。
丢失现代笔业市场
文港金属笔市场开始出现萎缩是在本世纪初。到了2003年,浙江笔商对文港制笔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众多浙商抓住人们书写习惯转变这一特点,纷纷生产水性笔(塑料笔)。这种低成本、技术含量不高的水性笔一经投放市场,立即得到白领阶层的认可。2003年以来,温州市生产笔类产品每年都达100亿支以上,占我国制笔总量的1/3强。
面对浙商咄咄逼人之势,文港的制笔企业并没有出招应对。面对市场份额的逐年萎缩,一些家庭作坊式的文港制笔企业纷纷“另谋生路”。这一点,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时期,文港的笔商更有切肤之痛,受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影响,一年下来,文港停产、关闭的笔制造小型企业达30%以上。
生产分散缺大品牌
据了解,文港目前的文化用品企业已发展到3000多家,其中毛笔生产企业和作坊2100多家,钢笔、圆珠笔等1000多家。
一位业内人士称,影响“笔都”发展的劣势在于,传统笔业生产分散,内部无序竞争激烈。在营销上对外各自为战,对内互挖墙脚。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把文港笔产品形象地概括为:面广、量大、分散、规模小。
而文港传统毛笔基本上保持着传统的家庭作坊生产方式,这不可避免产生规模小、定位趋同、缺乏创新、千笔一样款式雷同的状况,而牌子过多过滥,没有形成真正的品牌。据了解,文港笔产业虽有9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制笔行业名牌产品,但没有一个产品被评为江西省以上的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
如何突围
整合资源做大做强
对于文港制笔产业所处的这种尴尬局面,不论是文港的笔商还是政府官员,他们都已经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目前,文港镇目前正积极筹建成立江西文港文化用品集团,成立“文化用品”公司后,最根本的是整合配置文港镇现有资源,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文港镇镇长刘劲松告诉记者,为了振兴文港的笔产业,今年4月15日,文港镇正式向文化部提交了“国家文化产业基地”申报材料,开始向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目标迈进;9月18日,刘劲松带队,组织部分企业到武汉参加中部文具展览会;参加完中部文具展览会后,23日,刘劲松将出现在南昌金秋经贸月招商会上,他代表文港镇政府与上海赣商集团签约。刘劲松说,他们的经济工作重心就是围绕“一支笔”来开展。
刘劲松说,文港目前有1万多流动大军走南闯北,在全国各地的市场销售文港的文化用品。据不完全统计,文港人在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开设以笔类为主的文化用品销售窗口5000多个,营销网络遍布全国各地。他相信,有这么好的营销队伍以及文港人不服输的精神,加上不断注重品牌培育与创新,文港的制笔产业将突出重围、卷土重来,“华夏笔都”重振雄风将指日可待! 记者钟金平/文 来源: 大江网-信息日报
2009年0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