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七旬老人钢笔画出锦江“清明上河图”

  
  
  
  
  成都退休高级工程师从都江堰到黄龙溪实地考察采风,历时3年绘出20米画卷

  南桥、合江亭、浣花溪公园……岷江水自都江堰奔腾而下,造就成都锦江沿岸美丽的景观。川大原子核研究所退休高级工程师高道国历时3年多,用钢笔画出一幅长20米的“天府锦江图”,都江堰到黄龙溪之间沿江特色景观一一入画。

  古有清明上河图,今有天府锦江图。这幅画卷将在本周举行的第四届中华养生健康国际论坛上展示,记者昨(22)日先睹为快。

描绘锦江20米画卷绘尽沿途美景

  【慢慢展开的画卷,就像电影镜头,顺着锦江扫过。】

  今年75岁的高道国老人家住四川大学内的竹林村。老人简单的画室内,书桌上摆着一块2米多长、1米多宽的厚木板,这便是画桌了。

  老人拿出总长20.38米的画卷,置于画桌,从左至右徐徐展开,越过“天府锦江图”几个苍劲大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都江堰的鱼嘴,岷江水在这里分流,整幅图画也就以此为源头开始。图由钢笔画成,一笔一笔,极其细腻写实。可以看到伏龙观的索道,经宝瓶口一直通至二王庙。安澜索桥和南桥上,有不少游人拍照留念。顺江而下,是大片农田,远处山脉此起彼伏。然后,便到了清水河大桥、浣花溪公园、百花潭大桥、彩虹桥、合江亭、廊桥、九眼桥,一直到达黄龙溪。黄龙溪著名的大黄葛树为这幅“天府锦江图”画下结尾。

  慢慢展开的画卷,就像电影镜头,顺着锦江扫过。拉近,能看到远处高耸的电视塔顶、琴台路附近极有特色的中国移动通信大楼、万里号上面的火锅店招、成都“二·一六惨案纪念碑”的碑文等等,沿岸景观尽收眼底,栩栩如生。

  画卷最后,高道国题字:拜水都江堰,靓丽府南河,芙蓉国里尽朝晖。这最后一句,是引用毛主席的诗词。

  用心作画 耗时3年用掉2大瓶墨水

  【一个景观站在一个点看不真切,也看不完整。他采用了“散点聚焦”,在实景的基础上,通过透视或者俯视的方法去描绘,简单地说,就是边走边看。】

  完成这幅画卷,高道国老人整整花了2年零2个月,之前,他还耗费了1年的时间实地考察和采风。“女儿开车带我去都江堰,我自己也坐车去过好几次。”在都江堰,高道国用相机从各个角度拍照。“景色那么大,那么多,怎么展现?从哪个角度展现?都要经过对比,然后作出取舍。”

  那段时间,他经常骑着车挂个相机,沿锦江取景。回家后,他先用铅笔在纸上勾出大致轮廓,进行布局,而后再考察再修改。经过长时间的前期准备,2007年3月,他拿起钢笔,正式开始作画。每一天至少画2—3个小时,今年5月完成,一共用去近2大瓶墨水。“天府锦江图”包含了26座桥和40多处景观,其中的南桥,高道国老人尤其花了不少功夫。“它的结构很复杂,必须要画得仔细,要画得真实。”一个景观站在一个点看不真切,也看不完整。所以他采用了“散点聚焦”的理念,在实景的基础上,通过透视或者俯视的方法去描绘,简单地说,就是边走边看。就像一个人,沿锦江一边走,一边看。

  总长20.38米的画卷是由20张约1米长、0.26米宽的画纸拼接而成。这拼接也是一个耐心细致活。画完以后,他将两张画纸的背面用双面胶拼接起来。每一张画的两边开始都没有画满,留有空白,待拼接完成后,再用笔添加,这样看起来,就像一个无缝整体。

  朋友劝说

  老人拿起画笔

  【工作量太大了。但后来想成都这十几年变化大,希望能够展示下成都的风光。】

  高道国画“天府锦江图”的想法,来自他几个朋友的劝说。

  高道国原是安徽人,先后在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念原子核物理学。1972年来到成都,在四川大学原子核研究所搞科研,后带研究生。他从小喜欢绘画,但因工作繁忙,平时很少动画笔。直到1994年退休后,他进入四川老年大学学国画,这才重续儿时的爱好。

  望江公园一次活动上,有书画社的朋友建议,现在的山水画和国画很多,但钢笔画少,为什么不画一幅从都江堰到成都的全景图呢?高道国有些不敢“接招”:“工作量太大了。但后来想成都这十几年变化大,希望能够展示下成都的风光。”如今看到自己三年心血终有成果,高道国很高兴:“很有意义。”

  看到“天府锦江图”,不仅想起著名的“清明上河图”。高大爷解释说,后者主要画人,画中有500多人,神态各异,熙来攘往,展现人文景观。而前者主要是展现成都锦江沿岸的美丽景观。记者肖莹佩摄影黄瑶  来源: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2009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