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uchDown上水方式可称是”半潜艇”,潜艇的上墨方法即是由Touchdown沿伸而来的。西华的Touchdown笔款自1952年潜艇上水系统的的发明后,Touchdown TM笔款的笔杆和握位等零件的生产线也直转移到潜艇笔款上。而Touchdown上水方式此并没有自此消失,西华将之转移到平价入门笔款的生产线,Tip-Dip笔款即是走平价路线的Touchdown上水笔款,让没有钱买潜艇笔款(当年售价约8~10美金不等)的人也可以买把Tip-Dip ”半潜艇”来满足一下(Tip-Dip当年售价约3.5~5块美金不等)。
Tip-Dip的结构
笔尖: Tip-Dip比较特别地方是笔尖是以螺旋纹旋在握位上(类似今日百利金的笔尖)。当年西华提供了16款笔尖供Tip-Dip笔替换用,只要将笔尖旋下就可以轻松的换上不同笔尖大小或是样式的笔尖。
Tip-Dip的笔尖是以螺纹直接旋在握位前端,提供了一个方便更换笔尖的倢径
Tip-Dip的16款笔尖的编码今日在一些平价笔中都还可以看到这种方式的编码;如X1=EF尖、G1=速记尖、F1=F尖、M1=M尖、B1=艺术尖中文又称音乐尖或书法尖、S1=斜尖。另外笔尖的硬度上还分有标准硬度(不标示)、半弹性尖(S)及弹性尖(F)三种。不过到了1963年时西华提供的笔尖仅剩六种,而半弹性和弹性笔尖也都停止供应了。
左起,M1=M尖; SM1=半弹性M尖; F1=F尖
四种Tip-Dip的颜色
笔舌前端的腹部有一个小孔,这是上墨是墨水进入的通道,让笔尖只要浸入墨水约3分之一就可以及墨,不必似之前的笔款机乎要把整个笔尖甚至握位都浸到墨水内才可以吸得到墨;目的也是和潜艇一样不必因为上墨而把笔尖搞的脏兮兮的。故本笔款又叫Tip-Dip(Tip=笔尖;Dip=沾),只要笔尖沾到墨水就能上墨的笔款。
笔舌前方的小孔是上墨的通道,使笔尖免于浸入墨水中太多,看起来有点像是没有装上呼吸管的潜艇。
笔身: Tip-Dip的笔杆都是胶杆,最初有五种黑色、酒红、绿色、水蓝色和灰色,而灰色在末期笔款中就消失了。笔盖则有钢盖和胶盖两种。笔夹有金色及银色两种;笔夹上均刻有』Sheaffer』字样;笔盖均无西华小白点的标致。
Tip-Dip的包装: 走平价笔的Tip-Dip包装也相当的朴实,早期的钢笔仅是以细长的金盖白身简单纸盒装而已;而对笔则是沿用潜艇的白色纸制似眼镜盒构造的包装。晚期的笔包装更是平实,是直接以收缩胶模将笔固定于厚纸版上,笔尖和笔身是分离的,让选购的人一眼就可以明白此笔款可换笔尖的设计。
单支装笔的长纸盒包装
收缩胶及纸板的朴实包装,笔尖下方的白色小方格标示笔尖的款式,上图是F尖
Tip-Dip图鉴:
Tip-Dip笔款只有两种型号,此两款笔在材质和体型上基本上都没有太大的差,只是盖子一个是钢盖一个是胶盖的差别而已。而此两款笔的笔尖、笔盖都规格都是相同的,都可以互换。
工艺家(Craftsman)笔款(1953~1963) 镀铬钢盖,胶杆,不锈钢尖。颜色,有黑色、酒红、绿色、水蓝色和灰色五种,但末期笔款少了灰色款。握位,均是配黑色握位。
工艺家笔款,特征是钢盖
出厂时笔夹的吊牌上除了售价外也有笔款的名称
军校生(Cadet)笔款(1953~1963) 胶盖,银色笔夹及笔盖环,不锈钢尖。颜色,有黑色、酒红、绿色、水蓝色和灰色五种,但1963年后笔款少了灰色款。握位,早期笔款不论笔身是什么颜色,均是配黑色握位;而1963年握位和笔身颜色相同。
军校生水蓝色,钢尖,握位黑色,是早期的笔款
军校生水蓝色,钢尖,握位红色,是1963年笔款
军校生23笔款(Cadet 23),1953~1961 和上一款的差异在在笔尖材质为K金且笔尖上刻有23数字,。胶盖,镀金笔夹及笔盖环。14K笔尖,笔尖有双色及单色两种,笔尖上刻有23的数字。颜色,有黑色、酒红、绿色、水蓝色;握位和笔身颜色相同。 此笔款在1961年就停产了。
军校生笔款,使用的是胶盖
结语:
Tip-Dip笔款算还很年轻,有时在国外拍卖网上还可以看到全新未拆封的库存的笔出售,或是替换的笔尖也很常见,当然价钱上也非常的亲切。书写上,这么年轻的笔不论是笔身零年的密合度或是笔尖的滑顺度都已发展的十分成熟,不成问题。不过唯一的缺憾就是Tip-Dip大多是以不锈钢尖为主流,14K金尖的笔并不多。其实不锈钢尖和K金尖的差别只在拜金主义心态及视觉上金色和银色的差而已;也许有人会说K金的笔尖弹性比较好,其实在Tip-Dip那个年代,练钢的技术已经很纯熟了,钢尖书写的弹性和K金跟本没有差别。基本上Tip-Dip笔款的实用性大于收藏性;出身名门,上水方式也算特别,是入门古董钢笔的低价好钢笔。来源:Part of 小佩's adventure in 钢笔鉴赏
2010年0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