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宁宁作
中小学今日开学。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不少家长都带着孩子采购新学期的文具用品。16日,记者走访调查发现,市面上五颜六色花样新奇的水笔、笔袋、文具盒等文具近日销量倍增,很多中小学生明明并不缺文具用,却还是买回了一堆最新样式的文具,文具浪费现象突出。
学生 一学期能买40多支笔
16日上午,记者走访市区多家商超和文具店发现,包装精美的水彩笔、迪士尼图案的橡皮、标价几十元的笔袋和百元的书包等琳琅满目。不少超市工作人员介绍,近几日文具非常畅销,销量比平时增加近3成。“学生们就要开学了,都来买些新文具迎接开学,有的学生光买碳素笔,一下就买一盒。”成山大道一文具店的售货员说,大多数孩子挑选文具时首先要看文具的样式,并不顾及自己是否需要。
在观海路一家文具店,4名小学生模样的女孩子正在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什么样的圆珠笔更好看。一番讨论后,4人各自挑选了心仪的文具,其中一名叫欣欣的女孩一口气买了两个笔袋、5个塑料书皮、6支水笔和一堆卡通贴纸。“我每个月都要买好多支笔,上学期一共买了40多支,有的买回去就不喜欢了,有的用了两三次就再不用了。”欣欣的话让记者颇为吃惊。一学期4个多月,这就意味着,欣欣一个月就要买近10支笔,平均三四天就会买一支。欣欣和她的小伙伴们告诉记者,她们现在上四年级,每逢新学期,班上一半以上的同学们都会更换一批新的学习用品,旧的水笔、用了没几页的笔记本则被打入了“冷宫”,几乎每位同学的笔袋里都有5支以上的新笔。这些新用品有的是家长给买的,有的则是他们用零花钱自己买的。
家长 由着孩子,不差这点钱
在市区成山大道中段一家超市,市民张女士给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买了一款样式新颖的书包、一筒铅笔、一盒24色彩笔,花了近200元。“去年刚买的文具盒都好好的,但孩子偏要换新的,不买就闹情绪。”张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孩子用文具很费,经常在铅笔、橡皮刚用没多久时就丢掉,再买新的。但是因为小学生用的本和文具花钱不多,且就这么一个孩子,也就不会很在意或严格约束限制他的文具数量。
在步行街附近一家商场的学习用品专区,一小女孩拿着一个标价158元的书包对妈妈说:“妈妈我要这个。”孩子的妈妈二话没说就让售货员开了单据。孩子的妈妈孙女士说,女儿读小学三年级,每到开学,她都给孩子换一套新的学习用具。“旧的虽说还能用,可其他同学都换新的,作为家长也不想让她和同学在一起时感到自卑,也就由着她。”商场售货员告诉记者,来购买文具用品的家长,基本都“可着孩子挑,不管贵贱”。
采访中,一些家长也坦言,虽然孩子上学期的文具肯定还能用,作业本也有不少空白页,但新学期图个新气象,还是给孩子买了全新的。“我家现在一天的销售额是平时的二三十倍,家长给孩子买文具,就是不差钱。”中山南路一处批发商城里一家文具店老板说。
老师 文具钱应有额度限制
实验小学三年级某班主任李老师告诉记者,每次开学,班上超过一半的学生会换上全套的新文具、新书包,将上学期用了一半的本、半新不旧的书包、换个笔芯还能用的签字笔等都随意丢掉。如此,很难让孩子们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还容易养成攀比的心态,尤其是年龄小、心理尚未成熟的中小学生。
市区幸福街小学大队辅导员岳晓艳说,学校要求班主任给学生反复强调,用完的作业本反面可以用来演算,笔袋里的笔最好不要超过5支,以督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作为家长,也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爱惜文具、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即使不差钱,也不能浪费。因为家长为孩子购买文具“不差钱”的做法,容易助长孩子的物欲和虚荣心。
此外,岳晓艳还表示,家长们可以每学期给孩子准备一笔“文具基金”,让孩子自己购置学习用品,但有额度限制,以此帮助孩子建立起节约的意识。(李晓岩)来源: 威海晚报·威海新闻网
2014年0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