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敦煌书法:敦煌遗书中的硬笔书法

  横跨七个世纪、拥有万卷宝藏的敦煌藏经洞,是一座巨大的古代历史文化档案馆,同时也是一座中国书法博览馆。有人说,它是一个书法基因库,什么基因都有。敦煌写经篆、隶、楷、行、草五体俱备,精品不胜枚举。从中可以看到中国书法在隶变完成后向楷书转化的全过程。这些写经卷的书体之完整、年代之久远、笔法之多姿、风格之奇巧、功力之深厚,令人叹为观止,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完整、最鲜活的原始档案,对书法史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敦煌遗书绝大部分为古代写本,只有极少数是印刷品和拓本。写卷内容包括佛经、道经、儒家的四书五经、历史文献、文学作品等,它们大多数都出自敦煌经生之手。庞大数量的写卷为我国保留了延续时间最长、保存数量最多的中古时期书法墨迹。

  敦煌遗书前后跨越了700年左右,历经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等十多个朝代,这七个世纪,正是中国汉字发展演变的关键时期。

  然而,在这些写经卷中,学者还意外发现了一些字体特殊的经卷,这些卷上的字迹怎么看都像现代人写的钢笔字。难道,汉唐时期也有硬笔书法?

  经过对比以后发现,这些字迹和毛笔书法大不相同,而和现在的钢笔或者圆珠笔书写的字体颇为相似。这些类似钢笔字的文书有儒家典籍、治病药方、寺院账册、官府文牒、借贷契据、学童习字等,各种文体洋洋大观,很多是失传的传统文献。

  据考证,这些字都是用改良过的木笔、竹锥笔、苇管笔、骨笔、红柳木笔蘸墨写成,和近现代从西方引进的蘸笔十分接近。

  敦煌学家李正宇说,在武威的一个西夏时期的遗址里,发现了一个不长的细竹管,这个竹管一头削成一个尖尖,中间还开了一个缝,就可以蘸上墨汁写字了,可以说是中国钢笔的老祖宗。这就是从西汉一直到元代在敦煌地区普遍流行的硬笔书法。

  现已发现的敦煌古代硬笔写本的存量大约有两万页,这在我国书法史上是一宗了不起的发现。在此之前,人们只零零星星见到过少许在砖瓦、石片、玉器或木板上用刀刻写的文字,不曾见到过大量写在纸、帛上又数百年连续出现的硬笔写本。大量的敦煌古代硬笔写本的发现,突然打开了久已消失的汉、唐、宋、元硬笔书法存在和流行的历史窗口。它证明了西汉以来,硬笔书法依然存在和流行于日常书写应用之中,出人意料地填补了中古时期硬笔书法的空白。

  李正宇认为,中国书法的诞生可以说是从硬笔书法开始的,这个可以一直追溯到中国最早认定的文字——甲骨文。汉字硬笔书法起源于殷,盛行于商、周、秦代,式微于毛笔出现后的秦汉至民国时期,20世纪后半叶以来再度成为汉字书写的主要工具。

  中国书法史不只是毛笔书法的一统天下,还有更加源远流长的硬笔书法。两千多年来,汉字硬笔书法从未间断,它一直以不显山不露水的方式存在着,而且是贯穿中国五千年书法史全过程的唯一通脉。敦煌硬笔写本的出现带来了书法史观的彻底更新,这实在是意想不到的重大收获。稿源: 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2014年0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