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黑龙江元宝村的铅笔创新“求生记”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人阿曼·哈默博士看到了前苏联铅笔价格高企以及“扫盲”国策带来的铅笔商机,利用木材资源生产铅笔在前苏联国内销售并出口到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著名的“铅笔大王”。其捕捉商机的独到眼光备受后人敬佩和称赞。

  从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找到机遇,需要眼光也需要智慧。尚志市元宝镇元宝村同样是从小铅笔上看到了商机,凭借铅笔产业从温饱走向富裕。但2014年4月开始,随着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的一声令下,以木为生的“铅笔之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艰难探索数月后,一张来自德国的订单,让元宝村看到了新的希望。

   从“土改第一村”到“铅笔之乡”

  元宝村在哪儿?它是周立波小说《暴风骤雨》中“元茂屯”的原型,是赫赫有名的“中国土改文化第一村”。尚志市以东30公里,一座看似平常的小山村里,村民住上带车库的小别墅或装修时尚的小高层住宅楼,其富裕程度远近闻名。它就是生产出占全国总产量25.6%的铅笔和60%铅笔板的“中国铅笔之乡”尚志市元宝镇元宝村。

  用元宝村党总支书记张宝金的话说,元宝村出过两次名,一次是因为穷,一次是因为富。新中国成立后,元宝村曾是种地靠贷款、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的“三靠村”,贫困程度可想而知。

  元宝村与铅笔结缘进而走上富路,却完全是机缘巧合。元宝村第一家铅笔企业——元宝山制笔厂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厂长于宪臣自豪地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凭着靠近几大林场的优势,干起了小木材加工。就是把原木破成木板方,卖给周边的工地。1992年,一个亲戚听我说小木材加工效益不好,建议我改做铅笔板,那时我连铅笔板长啥样都没见过,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随后,于宪臣和张宝金一行人先后去了方正和苇河两个铅笔板厂,这才把铅笔板的生产工序看了个一清二楚。

  1993年春天,元宝村的一个院子里堆起了元宝铅笔板厂的第一批原料——700立方米木材,木材价格至今于宪臣还记得非常清楚:每立方米350元。经过反复研发设备、设计工艺、试验生产,百天之后,元宝村生产出了质量合格的铅笔板。1994年,元宝山制笔厂正式成立,元宝村的铅笔生产也拉开序幕。此后,以元宝村为中心的尚志铅笔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起来。到2014年,元宝村已有以铅笔、铅笔板为主导的企业28家,年产铅笔18亿支,占全国总产量的25.6%,生产的铅笔板占全国总产量的60%,成为名符其实的“铅笔之乡”。

   “停伐”让铅笔企业面临原料困境

  2014年4月1日,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这对完全依赖木材原料优势的元宝铅笔产业乃至整个尚志的木制品加工行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2014年7月份开始,厂里的订单情况不太乐观。原料价格上涨和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双重因素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新方向、寻找新出路。”于宪臣告诉记者,原料方面,虽然从俄罗斯进口的木材数量不少,但价格持续上涨。以往每立方米1300元的木材,眼下已涨到了1600元。以前元宝村的铅笔和铅笔板因为使用椴木而受到市场青睐,但如今杨木的软化技术关已攻克,而杨木价格低,江苏、安徽、河南、山西等地以杨木为原材料的铅笔生产企业渐成气候,我省的椴木优势不复存在。

  面对资源桎梏,改行还是创新,成为摆在元宝村铅笔企业面前的两个选择。“全球每年消耗铅笔120亿支,中国年产量铅笔70亿支,是世界铅笔生产出口第一大国。如此巨大的市场,当然不应该轻易放弃。面对新形势,我们选择创新转型,重新研发纸质铅笔生产工艺,用纸质环保铅笔代替木杆铅笔。”于宪臣告诉记者,早在几年前他就曾尝试过制造纸质铅笔,但当时纸铅笔和木铅笔成本几乎相同,且技术还不够成熟,所以一直没有正式投产。如今木材原料短缺加上国内外盛行环保理念,纸质铅笔无疑是木杆铅笔的最佳替代品。2014年10月,经过数月的潜心研发,元宝山制笔厂将刚刚通过欧标金属含量检测的纸质铅笔样品带到了广交会上,没想到,立竿见影引来了德国的“金凤凰”。

  “一位个子不高的德国女士在广交会上看中了我们的样品,用手机拍了照、拿了我们的联系卡,不到一周时间就发来了合同和产品图样。事后我才知道,这位女士是德国一家知名文具经销商的大老板。第一批20万支废报纸卷成的欧元图案纸质铅笔只是‘敲门砖’,如果在柏林市场反响良好,肯定会有后续订单。”十几年来一直为元宝山制笔厂打理出口事务的温益民回想起第一笔纸质铅笔订单的签订过程,仍是津津乐道。

   创新驱动发展赢得海外订单

  走进元宝山制笔厂的纸质铅笔车间,记者了解到一支小小的纸质铅笔要经过切纸、粘芯、卷笔、烘干、齐头、磨光、辊印等十几道工序,经过两天的时间才能成为成品。在车间里,记者遇到了于宪臣从上海请来的技术指导徐师傅。徐师傅告诉记者,虽然纸质铅笔的每道工序看起来并不复杂,但却有不少“门道”,就说看似最简单的放置铅芯环节,稍有误差就会导致铅笔露芯或是纸卷不齐。车间里有一个两三米长的铁皮盒子,徐师傅指着它说:“这个东西让我佩服,这是于厂长他们研发的远红外烘干机,其他工厂用的烘干机要24小时才能把笔烘干,这台机器只要20分钟,而且远红外线能让铅笔从里向外彻底干透。不但大大提高了烘干效率,还可以避开用电高峰,完全可以申请技术专利。”

  记者从中国制笔协会了解到,目前我国每年生产70亿支木杆铅笔,需消耗7000公顷树木。而利用废旧纸张生产的纸质铅笔不但节能环保,更有容易卷削、永不偏芯等诸多优势。但目前我国只有5家能生产纸质环保铅笔的厂家,而真正实现规模化生产的也只有广州汇林和江苏昆山两家,全国全年纸质铅笔产量不足3亿支,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于宪臣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已掌握了使用废旧报纸、再生纸和草浆纸等多种纸张制造纸质环保铅笔的技术,但是综合来看,使用废旧报纸生产成本最低,也与德、英、法等国家倡导的循环理念最吻合。但是该去哪儿收报纸却让老于有些挠头。“上海中铅一厂已经有意将纸质铅笔放在我厂生产,中国制笔协会也正努力帮我们联系晨光、真彩等大的国内品牌商,如果出口和内销市场能同时打开,单是我们厂每天就至少需要1吨废旧报纸。我们趟出路子后,元宝村周边的铅笔厂肯定也要向这方面转型,到时候就需要大量的废旧报纸。除了到哈尔滨各大废品收购站购买,我们更希望能得到哈市和周边印刷厂的批量废报。”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于宪臣和元宝人正以不懈的创新博取新的商机。来源:黑龙江日报


2015年02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