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钢笔的情感与记忆




王金桥,1978年出生,出版有书法集《王金桥楷书历代咏映山红诗词选》、散文集《心留片白》等。现任职于中共岳西县委办公室。

  80年代的大别山深处交通闭塞,信息落后,生产资料匮乏,大多数家庭过着相当拮据的生活。我上小学时,父母刚刚被独立门户,要从“一清二白”到发家致富谈何容易?那时,有铅笔做作业已经是相当奢侈的了,哪敢梦想有钢笔啊!

  1988年,我上小学三年级,冬天的教室里,我将仅有的一支铅笔碰进火炉里烧坏了。莫名地有一种恐惧暗暗焦灼着一方幼小的心扉。对此,放学后我只好选择流泪,选择不回家,选择一种不可预知的结局。

  班主任老师锁教室门来了。本应年轻的面容却过早地爬满皱纹和憔悴;本该油黑的头发却单单显得枯黄里夹些花白;本应轻盈的步履却偏偏是那样的艰难与沉重;本该清脆的嗓音却过多地掺杂着干涩和痛苦。她在教室的角落里发现了我,一阵询问后便领我来到她的房间,从一个印有“节日快乐”的小盒子里拿出了一支深红色“新农村”牌水笔递给我,并称赞我平时表现出色,成绩不错,说早就准备奖给我的。幼小的心灵总是充满纯真与虚荣,我竟真的当作奖品收下并揣着一份自豪蹦跳着回家了,却全然不知这是老师一位知心朋友两年前专程从外地带给她的礼物。

  两个星期后,班主任老师住进了省城医院,说是癌症晚期。全班同学没条件都去医院看望她,我便以班长的身份,用一支深红色“新农村”牌水笔代表全班给班主任老师写了一封长长的安慰信,并和校长以及她的家人一同去看望她。她躺在病床上用泪水读完了这封信,然后轻轻摸着我的头用难以发声的嗓门称赞信中语言的通顺和字迹的工整。我也暗暗在心中立志要写出更好的文章和更美观的汉字。十几天过去了,噩耗传来,一个占据我心灵空间的伟大形象悄然而去,年仅四十来岁。在另一位代课老师的指导下,我用一支深红色“新农村”牌水笔写了一篇题为《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的作文,不久就在当时的一本《小学生作文选》上发表了。

  这是一支深红色“新农村”牌水笔,现在的市场上早已觅不着它同类的踪迹了。它朴实的外表却透着灵性,笔套口处两道金边永远折射着一个生命的亮点。它曾伴我走过好几个春秋,它曾承载着一个美丽的谎言擦亮了一个孩童心灵上的阴影,是它激励着这个孩子去爱好文学和书法……

  初中,语文老师的板书特别秀美,我深受影响,渐渐爱上写字。把每周一次的作文誊写当作练字的机会,当然,这种认真的态度换来的是老师的表扬和全班、全校的示范。于是,对钢笔的情感日益俱增。

  1995年,我考入安庆师范学院。师范特别重视“三字(钢笔、粉笔、毛笔)”教育,因我基础较好,被推荐到书法特长班。1997年,我的一幅钢笔书法作品在首届全国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国家语言文字教育委员会、中国书法家协会共同举办),为学校争光了;以后几年里,我的硬笔书法作品实现了专业报刊发表全覆盖,获国家、省市等级奖10余次,顺利成为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和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我对钢笔的感情更深了。

  工作10多年了,辗转6个部门,虽然各式各样的水芯笔用来方便,但我日常书写用的依然是钢笔,签发文件用的也依然是钢笔。其间,有儿时难以磨灭的记忆,有助我不断成长的动力,更有一个书写时代的烙印……

王金桥/文△王金桥钢笔书法作品

 


2015年0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