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先后来到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一家国企,一个部委,初看似不相关,实际上都与正在推进的“中国制造2025”密切相关。
一个月前,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由国务院正式印发。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就是李克强此次考察的关键词。这从在工信部召开的座谈会人出席人员名单就能看出。不仅有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国资委、工程院等11个部委的负责人,还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等15家装备制造企业的负责人。
总理为何携如此“强大阵容”力推“中国制造2025”?记者从座谈会讲话中为您解读答案。
“工业制造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实现发展升级的国之重器”
“中国制造2025”的概念首次出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在6月15日的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了中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他指出,当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致力加快“再工业化”和工业化进程,我国经济要顶住下行压力,度过新旧产业和发展动能转换接续期,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之路,顺应互联网等新技术和产业变革新趋势,打造中国制造新优势,为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提供强大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李克强此次座谈会上关于中国制造2025有若干新提法,首先就是“国之重器”。李克强说,工业制造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实现发展升级的“国之重器”。
而在座谈会之前,李克强在中国核电工程公司考察时同样提到了这一说法。当时,他与6家核电装备制造企业视频连线,同员工互动交流。总理说,你们自主研发制造质量优、有竞争力的核电机组,是在铸“国之重器”,为中国发展“强筋壮骨”。
之所以将制造业称为“国之重器”,不仅与制造业在国民经济本身的地位有关,更与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和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有关。李克强表示:“金融危机引发世界经济乏力,各国都在考虑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发达国家在搞再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在继续推进或者将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在这个时候,我们提出‘中国制造2025’,实际上是要转型升级,要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努力形成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跟中国‘智’造联系在一起”
一方面强调中国制造是“国之重器”,另一方面也不忘对中国制造提要求。此次座谈会上,李克强提出了中国“智”造的概念,指出“中国制造2025”要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结合。
李克强表示,新形势下,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不仅要在一般消费品领域,更要在技术含量高的重大装备等先进制造领域勇于争先。要打造创新驱动新优势,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释放从创意设计到生产制造的巨大创造潜能,推动更多企业由产品代工向品牌塑造跃升,促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总理说:“过去传统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传统的动能也在减弱。为什么我们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际上跟中国‘智’造联系到一起。智从哪里来?集众人之智。想要创新,要运用互联网技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待,这一定要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除此之外,李克强指出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要接受消费者的选择和检验。总理说,个性化消费在中国正蓬勃兴起,产品将面临消费者更苛刻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他甚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明:今年年初到达沃斯开会,发现人家的笔很好用,后来他特意问有关部门,中国制造的笔能不能做到书写这么流畅。李克强感叹说:“中国制造业要经得起中国消费者的检验,现在不是搞计划经济时代,更不是短缺经济时代,现在是多元化的选择,所以中国制造一定要突破这个难题。”
“我们完全可以用互联网+的形式,实现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
“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是李克强总理今年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的两项全新的概念。在此次座谈会上,李克强强调,要打造智能发展新优势,抓住互联网跨界融合机遇,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3D打印技术、个性化定制等在制造业全产业链集成运用,推动制造模式变革。
“我们完全可以用互联网+的形式,实现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总理说。
“集众智者成大事!”李克强在15日的座谈会最后表示。他要求在座的各部门要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创造条件。 (杨芳)
2015年0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