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论语”铅笔传承孔子文化

论语”铅笔送小学新生

衢州孔氏南宗传承孔子文化,有坚守也有创新

本报记者 罗瑞斌 通讯员 周超群

孔子家庙,全国仅两处,一处在山东曲阜,另一处在我省衢州市府山街道新桥街。坐落于新桥街的这座孔氏家庙,已历经500多年的沧桑,而孔子后代在衢州这块土地上已繁衍880多年,称为孔氏南宗。

对于孔子文化的传承,孔子南宗后人认为,需要改变传统的观念和方式。

“孔子文化不应局限在专家学者的学术会议或学术论文中,而是应该让年轻一代能够继承。” 衢州孔管会主任、孔子第75代嫡长孙孔祥楷说。

为此,孔管会每年都会制作一批铅笔,每5支一盒,每支铅笔上都刻有选自《论语》的两句名言,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先行其言而后从之”等。每年开学时,这些铅笔都会被送到衢州市每一个小学一年级新生的手中。这些“论语”铅笔,一年要送出21余万支。

当然,创新的基础是坚守。孔祥楷认为,编写孔氏南宗家谱也是让后人铭记祖先、传承孔子文化的好方法。从2002年开始,衢州孔氏南宗家庙管理委员会便着手编纂《孔氏南宗家谱汇修》。

“这部《孔氏南宗家谱汇修》,是从孔子第48代嫡长孙、衍圣公暨孔氏南宗始祖孔端友开始记录的,里面记载的是长江以南孔子的后代。”负责整理家谱的孔管会工作人员、衢州市孔子学术研究会秘书长庄月江说。

为了能让家谱的涵盖面更广泛,孔祥楷多方联系孔氏南宗的后人。这些年来,不断有南宗后人拿着家谱来认祖归宗。“到目前为止,共录入孔子后人28万余人,达500余万字。其实,内载的也只是孔氏南宗的一小部分人。”

对于修谱,孔祥楷创立了一种被他称作“现代人修谱”的新方法,便于后人检索。“因为孔氏后人是根据行辈字样起名的,姓名的第二个字就是他的辈分。比如繁字辈是孔子第74代孙。以行辈最后一字笔画顺序排列。”庄月江举例,如果查孔繁明,那在“繁”字辈的“8”画里可以查到。

但叫孔繁明的人很多,谱里就已收进一百余人,如何区分呢?“每一个名字后面,还附带着出生年月、父母姓名、妻儿姓名及住址等信息,以此甄别。”庄月江说,每个人的信息都会控制在33个字数以内。

如今,在《孔氏南宗家谱汇修》中,最小的是“钦”字辈,为孔子第81代孙,其中年龄最小的为2000年出生。

作者:罗瑞斌 周超群 netease 本文来源:浙江在线-浙江老年报


2016年0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