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南京七旬老人每天骑车三小时去大学城修钢笔

 “现在用钢笔的人相对少了,但还是有人用。修钢笔这门手艺太苦,没人愿意学了。我年纪大了,大学这么远,真的骑不动了……”胡旭年从1989年开始修钢笔,已经快30年了。70岁的他家住南京长江大桥南桥头堡附近,每天骑助力车驮着六七十斤的工具,到大学城给学生修钢笔,路上来回要两三个小时。他无奈地说,生意并不好,修完这个学期就打算不干了。

  大老远地骑车到大学城修钢笔

  昨天下午3点,现代快报记者在南大仙林校区第十食堂附近,见到了胡旭年师傅。来修钢笔的大学生,夸胡师傅头发乌黑。胡师傅笑着摆摆手:“老了老了,头发是染的。”胡师傅说,自己今年70岁了。

  胡师傅的摊位上,摆着修钢笔的工具、钢笔尖,还有印章等等。胡师傅说,这些东西加起来有六七十斤重。他家住长江大桥南桥头堡附近的下关金陵小区。他一大早就驮着这一摊东西,骑一个多小时,到大学城来修钢笔。

  “仙林大学城的南大、南财大、南中医、南师大、南邮,江宁大学城的中国药科大学、河海大学,还有江浦那边的南信大、南工大,我都去。”胡师傅说,去得最远的地方,来回路上要四五个小时。“这么多东西坐地铁不方便,只能骑车。”

  胡师傅说,路上辛苦不重要,只是修钢笔的生意大不如前。“现在学生用钢笔的少,一天下来也没几单生意。”

  正说着,有顾客来了。南大教工食堂的卢师傅要给上二年级的女儿买钢笔。“女儿要书法考级,我觉得练钢笔字好,能写出笔锋。”卢师傅坦言,自己已经不用钢笔了,写字都是用圆珠笔。

  南财学生小韩早早跟胡师傅预约好,请他在钢笔上刻字。小韩说他参加了网上的一个练字群。“我觉得用钢笔写字比其他笔有感觉。每次需要修钢笔,也找不到别人,只有等胡师傅。”

  修钢笔的生意越来越差了

  胡师傅说,他修钢笔要从27年前说起。“我老家在徐州。快20岁时到新疆支边,在那里认识我爱人,组成家庭,生儿育女。”妻子的娘家在南京三汊河,1989年返城时,他们回到南京。妻子分配了工作,他自谋出路。

  “1989年时,修钢笔生意很好。在学校门口给钢笔上刻字、刻花鸟图案。每天在摊位上没有停下歇歇的时候。”胡师傅说,当年做这行生意的人也多。“我自己买了本修钢笔的书,完全是自学出来的。那时候修一管钢笔笔尖是9毛钱,如果钢笔不出水,修一下是三四毛钱。”

  胡师傅回忆,修钢笔生意最好的那几年,平均每天挣二三十块钱,一个月下来八九百块很正常。而那时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只有一百六七十元。但到2009年左右,修钢笔生意慢慢就不行了。“因为用钢笔的人少了,很多人都用圆珠笔或水笔,换笔芯就可以了。除了一些坚持练字的人,还在用钢笔。”胡师傅说,相比过去,现在的收入要差许多。

  这行“满手脏”,几十个徒弟都半途而废

  网上有传言,胡师傅是南京最后一个修钢笔的人。他自己说,他认识的同行要么不在人世了,要么不干了。他说自己干完这个学期,也不打算干了。“年纪大了,骑不了这么多路。”

  那要不要招些徒弟呢?胡师傅说,他之前收过几十个徒弟,但都半途而废了。“很多都是大学生,开始学是蛮有兴趣的,但是毕业后就各奔前程了。没有年轻人愿意把修钢笔作为职业的。因为满手脏,利润很少。”

  胡师傅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现在还常有马鞍山、徐州等地的人来咨询修钢笔的事情。“如果我不修了,以后恐怕就没人修钢笔了。” 他摇了摇头,无奈地说。来源:现代快报网


2016年0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