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感动了很多人,“工匠精神”被提及推崇,其实在我们偌大的金陵城,也“藏”着很多老工匠、老艺人,一辈子,一行当,他们兢兢业业一生,如今面临着老行当即将消失的局面。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老匠人,或者你自己就是老匠人,可拨打手机13813379698和晨报联系。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邵丹摄
曾经,手握一支钢笔奋笔疾书是一件多么平常而优雅的事,然而这几年,胡旭年突然就成了“金陵城最后的修笔人”,每天驮着将近70斤的东西,骑车3小时往返于仙林大学城和金陵小区,胡师傅说他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在市区有一个哪怕一平方米的固定铺子,“毕竟用钢笔的人还有不少,但我真的骑不动了”。
喜欢的东西天天在手上,就无师自通了吧
在仙林大学城的南理工紫金学院第三食堂附近,记者见到了胡师傅。自己搭的简易摊位上,摆着修钢笔的工具、钢笔尖,也有待出售的各种钢笔,还有一些印章等。不时有学生经过,也有人好奇张望两眼,但几乎没有学生主动要修或者买钢笔。
得空,胡师傅跟记者聊了起来,“我老家在徐州,1966年的时候支边到新疆,一待就是23年”,胡师傅在那里认识了现在的老伴儿,“她家在南京,所以1989年返城时,我们就直接回了南京”,因为当时只能安排一个人的工作,等妻子分配了工作,胡师傅便选择自谋出路。高中的时候胡旭年就喜欢书法、篆刻,没事时就喜欢在钢笔上刻字,因此对钢笔的各个配件都很熟悉,钢笔出现了什么小毛病,他也能自己解决,当决定了以此谋生,胡旭年便买了几本关于修钢笔的书,每天钻研,“喜欢的东西天天在手上,就无师自通了吧”。
曾经的“高薪”职业到如今“几乎不赚钱”
27年前,满大街都是用钢笔的人,很多人还会把钢笔别在衬衫的口袋上,随身携带,对胡旭年他们这个行当来说,也绝对是“黄金年代”。“当时也是在大学门口摆摊儿,修钢笔,给钢笔上刻字、刻花鸟图案,经常忙得午饭都来不及吃。”胡师傅告诉记者,“那时候换一管钢笔笔尖九毛钱,如果钢笔不出水,修一下是三四毛钱。现在‘612’型号的细钢笔尖,换一个是四五块钱。”
“除去人工和成本,几乎就不赚钱。”而在上世纪90年代初,胡师傅几乎平均每天可以挣到二三十块钱,一个月下来近千元的收入绝对可以算得上是“高薪”,“那时候工人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到两百块”。但10年前,修钢笔的生意就慢慢不行了。“用钢笔的人少了,大家都用圆珠笔或水笔,换笔芯就可以了,既方便又不会把手弄脏,除了一些坚持练字的人,还在用钢笔吧。”
哪怕一平方米的固定摊子,让需要的人找到我
虽然收入微薄,最不济的时候一天下来也没有一单生意,每天风吹日晒,午饭常常带点儿米饭和咸菜就对付着解决,但胡师傅还是舍不得丢掉几乎干了一辈子的老行当,“有一回一个80多岁的老人打车从江宁到仙林来找我修钢笔,但我那天恰好不在仙林,他笔也没修成又回去了。虽然现在用钢笔的人确实少了,但还是有人需要我的。”
胡师傅说,现在还常有马鞍山、徐州等地的人电话咨询修钢笔的事,而其实仙林大学城的南大、南财、南师、南邮,江宁大学城的中国药科大学、河海大学,还有浦口那边的南信大、南工大,他都去过,但最远四五个小时的往返路程,对于古稀之年的他来说确实是“不可承受之重”,“哪怕在市区给我批一个一平方米的固定摊子,或者挨着报刊亭什么的也行,只要让需要修钢笔的人找到我。如果我不修了,以后恐怕就没人修钢笔了。”胡师傅正说着,有保安过来,让他把摊位往边上挪一挪,胡师傅站起身拉着桌子往后退了几步,就像这个老行当无奈在时光里默默让位。记者黄欢来源:互联网
2016年0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