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舒缓悠扬的古琴乐曲步入展厅,在薄暮柔顺的灯光笼罩下,一件件玲珑剔透、精雕细琢的文房清供透过展柜更显得熠熠生辉、晶莹夺目。走近展柜,一张古香古色的红酸枝炕桌让人眼前一亮,精选考究的材质、古朴凝练的造型,做工繁复的拐子龙纹和三弯外翻马蹄足,赋予了炕桌雅而不俗的贵族气息。在桌上疏落有致的摆放着几样精巧入微的文房清供。有清代经学家毛奇龄所著的巾箱本《西河合集·四书改错》三册、民国制瓷大家张志汤的粉彩山水小香筒一个,有墨韵四溢、古朴圆融的白铜椭圆墨盒一方,风格稚拙、造型别致的青玉骆驼香插一个。件件都让人赏心悦目,尤其是白铜墨盒更是独具匠心,盒面上有蝇头小楷錾刻着 “腕知运笔,提起中锋,挥毫大胆,布置罗胸,笔前用意,笔后横纵” 的诗句,娓娓道出了中国书法研习的要领。整个炕桌陈设协调古雅,桌上用品独具古韵、特色鲜明。
移步向前,一幅色彩明艳的中国山水画让人驻足。卷长1191.5厘米,宽51.5厘米的绢绘山水画铺满整个展柜,这幅宏图巨制是宋代青年才俊王希孟的呕心之作——《千里江山图》(高仿品),其真迹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该画作以传统 “青绿山水” 画法为基础,用精细的笔触,精准的刻画描摹出峰峦岗岭、奔腾起伏,江湖河港、烟波浩渺,一幅气势磅礡、雄浑壮阔的中华锦绣山水图跃然纸上。作者王希孟18岁进入宋徽宗的皇家画院学习中国山水画,由于天资高妙,深受宋徽宗赵佶的器重,得以秘传技法。
在展厅东侧素洁淡雅的展柜内,错落有致地陈放着观众耳熟能详的各式各样的笔墨纸砚及其书房用品,通过图板释疑、文字概要、实物对照等方式传递出了每一件文房用品的材质功用和工艺造型的文化信息,让观众从多个角度了解中华笔墨文化的博大精深。展柜一角,一块玲珑有致、包浆玉润的寿山朱砂石笔搁横卧于展台上,一支斑驳古雅的玳瑁狼豪毛笔枕于其上,其旁放置一个晶莹如漆的棕红色料器水盂,内插铜錾花水勺一支,亭亭玉立,这种简而不陋、雅而不俗的陈设不正是古代文人墨客执意追求的简约雅致、超凡脱俗的情致吗。
本次展览展出的砚台是难得一见的砚中珍品。有设计奇巧、遇寒不凝的天蓝釉暖砚,有色泽纯正、烧造不易的郎窑红朱砂砚,有形制奇巧、造型简约的紫砂六方朱砂砚,有价格不菲的艾叶绿石朱砂砚。每一方砚台都是那么独具匠心,每一个砚台都在诉说着一个感人的传承故事。在一个方形展台上并排摆放着两方并不起眼的黝黑砚台,显得古拙厚重。一方为广东肇庆云龙纹端砚,一方为书法篆刻大家邓散木的云纹歙砚。
墨成就了砚台,砚台也赋予了墨五彩的人生。长久以来,由于墨具有独特的文化属性,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由于制墨工艺精细繁复、品质出众,清代的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和胡开文四家被誉为徽墨 “四大墨王”。顺着展柜向前,有四组宝墨静静地躺在展台上诉说着自己显赫的出生。第一组为松滋候墨,通身饰以阳文勾云、方环及菱形纹饰,背部漱金瓦当文 “延年益寿”,下部书 “胡开文监制”, 胡开文为乾隆时期制墨名手。第二组为一对朱砂墨,上书楷书 “十万杵” 和 “八宝龙香剂”,分别由清代制墨 “四大家” 之一的曹素功监制及其八世孙云崖造。第三组为湘阴左氏珍藏墨,正面开光雕二龙戏珠,宝珠中印篆书 “香” 字,背面楷书 “湘阴左氏珍藏墨”,周身雕卷云纹,做工细腻精致,为晚清权臣左宗棠收藏。另外一组为曹素功精选上等松烟制成的“黄海松心大卷墨”,该墨体型娇小,便于携带,是科举考试的专用墨之一。
来到展厅北侧的展柜,按照材质类型不同分设陶瓷文具、百宝嵌工艺文具、玉石类文房清玩和竹木雕文房摆设等展柜。在陶瓷文具展柜内,陈列有刘恒祥粉彩花鸟笔筒、釉里红鲤鱼跃龙门水盂、余翰靑粉彩花卉墨床、青花山水瓷板砚屏和徐仲南粉彩竹石洗等文房用具。其中一件陈鸣远款紫砂南瓜水滴引人注目,器型饱满、栩栩如生,如同一个浓缩的小南瓜陈放在展台上。该砚滴是以紫砂制成南瓜形,瓜身中空便于注水,瓜口形状为梅花瓣状,瓜蒂被巧妙地制成滴盖,中间开一孔与瓜身相通,瓜蒂与瓜身打磨的严丝合缝,不留丝毫缝隙,只有整个瓜身旋转到一定角度方可滴出水来,足见当年制作工艺之精湛,构思之严密。瓜身上刻行书铭文“瓜瓞绵绵,甘之永年” 寓意世代绵长、福禄连年之意。走到玉石类文房清玩展柜前,有青白玉叶形笔掭、石雕树桩印泥盒、青田石微雕唐诗八方洗、寿山石欢喜猪笔搁和青玉滚尘马摆件等文房用品,个个都是精品。尤其是那件寿山石吴昌硕款小水盂,小巧精致、包浆腻手,其底部刻有 “昌石” 印章,该水盂应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所用。
展厅中央的独立展柜以其精致典雅的陈设、华而不奢的展品彰显了文房精品巧夺天工、美轮美奂的艺术特质。有玉质莹润、憨态可掬、惟妙惟肖的青白玉子母马书镇和白玉骆驼书镇;有精光内蕴、雕刻入微的铜制博古图镇尺、郭则沄书法镇尺、王雪涛螳螂捕蝉图镇尺和黄山寿东坡赤壁图镇尺;有构思华美、做工上乘和巧夺天工的紫檀百宝嵌花鸟笔筒、紫檀髹漆百宝嵌诗文花果笔筒和酸枝木百宝嵌古琴式镇尺;有形状各异、秀逸有致、技法高妙的清代石刻印章等,林林总总、千姿百态的文房精品闪烁着耀人的光芒,让人目不暇接、浮想联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滋养了“文房四宝”,精美的 “文房四宝” 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现了人文传承的无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