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克水晶圆珠笔的设计借鉴了传统木质铅笔的设计,不过要追根溯源的话,比克水晶的设计可以一直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源头。30000年前,人类在墙上和黏土上做标记,以此来探索周围的世界。最早的洞穴壁画十分简单,就是用手指在黏土上画出来的。后来,经过编撰规整,这些图像慢慢变形,接近于文字。人们开始用简单的工具画这些象形字符,用芦苇秆在软泥板上写出楔形文字。这种原始的书写体系由美索不达米亚人发明于公元前4世纪,“楔形”这个说法来自拉丁词语“cuneus”,意为“楔子”。在埃及,人们用煤烟灰和水做成墨水倒进芦苇刷,然后在莎草纸上写字。渐渐地,芦苇刷被遗弃,取而代之的是芦苇笔——把中空的芦苇秆一头削尖,尖端正中劈开一道小口,形成笔尖;墨水从芦苇秆另一端倒进去,淌到笔尖;类似于钢笔。
公元6世纪左右出现了羽毛笔。早先的芦苇笔书写笔画较粗,莎草纸这样的书写材料表面粗糙,用芦苇笔在上面写字没问题。但书写材料变得越来越平滑,例如羊皮纸和牛皮纸,在这些纸上写字笔画要更精细。羽毛(通常是鹅毛)杆比较柔韧,因此笔尖可以削得更尖,也不会像纤维材质的芦苇那么容易劈裂。公元624年,塞维利亚的圣伊西多禄对羽毛笔和芦苇笔都作了描述。这是关于羽毛笔的最早记录。从他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这两种笔都有人用:
抄写员用羽毛笔和芦苇笔把文字记录在纸上。芦苇笔用植物制成,而羽毛笔用的是鸟的羽毛。笔尖被劈开一道口,而笔杆保持完整。
羽毛笔一直到公元9世纪才被金属笔尖取代,在那之前,人们一直都在用羽毛笔。这一点足以证明羽毛笔是十分好用的书写工具。早在罗马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用金属笔尖的笔,写出来的笔画跟羽毛笔同样精细且富表现力,不过这样的笔十分稀罕,因为那时要造出这样的笔尖实属不易。和羽毛笔相比,芦苇笔和原始的金属笔都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可以在笔杆内存储少量墨水。用羽毛笔写字需要不停地蘸墨水,这样不仅书写缓慢,而且笔画总是中断,不够连贯。
公元10世纪,哈里发穆仪兹下令研发金属笔,有人认为那就是钢笔的蓝本。据法蒂玛王朝史学家卡迪962年所著的《布道书、旅途伴侣、停留之地及行政法规》记载,哈里发当时的描述是要发明出“一种自带墨水存储器的笔,书写时不需要依赖墨水盒”,笔杆中装满墨水,写完字后“墨水就变干,书写者把笔收进袖子或随便放在哪里,都不会留下墨渍,墨水也完全不会漏出来。只有需要让墨水流出或想要写字时,墨水才会流出来。”卡迪问穆仪兹有没有可能造出这种东西,穆仪兹说:“只要真主愿意,一切皆有可能。”
短短几天,工匠就“用金子做了一支笔”,不过这支笔“出墨有点多”,哈里发下令改进,新笔要“就算在手里颠来倒去也不漏一滴墨水”。卡迪明显被这支笔感动了,他说他从中看到——(它是)一个完美的道德模范,因为在人需要它的时候,它便奉献自身所有之物,做些有用的事情。它的诞生便是为了写有用的东西。真正想要它的人只会从它那里获益,只有真正得到它认可的人才能召唤出墨水,否则一滴墨水也不会流出来。
可惜,对于这支笔如何评判人的品性卡迪只字未提,也没有任何细节可以说明这支笔是怎么造出来的。
整个16世纪,人们都在不断尝试,试图研发出自带墨水存储管的笔。莱奥纳多·达·芬奇的《大西洋古抄本》中有张1508年的插图,图中的笔自带圆柱形墨水管,管顶有盖封口,防止墨水泄漏;1632年,瑞典瓦萨王朝国王古斯塔夫· 阿道夫二世收到一支自带墨水管的银笔,续墨之前能连续书写长达两个小时;丹尼尔·斯温特1636年出版的《数理物理学之趣》中描述了一种羽毛笔,笔内嵌有另一根羽茎,内嵌羽茎也会装满墨水,并用软木塞封口;1663年,塞缪尔·佩皮斯记得自己曾收到威廉·考文垂的信,“信中附有一支银笔,考文垂保证该笔可装墨水。这非常有用。”后来,佩皮斯曾点着小摊上买来的蜡烛,借着光在伦敦桥下给汤姆·哈特写信,信中说他“从未想到随身带的笔、墨水和蜡竟然如此有用”。写这封信的时候,用的说不定正是考文垂给他的那支银笔。
2017年0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