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全国两会 | 全国人大代表徐小平:一支钢笔引出“中国制造”质量思考

图说:正在发言的全国人大代表徐小平。新民晚报 刘歆/摄

  【新民晚报·新民网】“你看这样一支笔,它的螺纹配合,间隙如此粗糙,这是制造出来的,但肯定没有按照规范、图纸去做,这已经成为一种非常差的习惯。习惯就是一种文化。像这样的质量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全国人大代表徐小平是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发动机场维修部高级经理,作为专业人士,他对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犹为关注。今天上午,在上海代表团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他以手中一支笔的质量说起,提出建言。

  徐小平回忆起不久前到一个民营制造企业调研,看到产品很好,设备几乎和进口的差不多,开发团队也非常强大,运用了国外的一些技术标准,全球采购最好的东西之后集成。但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国产零部件很少,连一个螺栓都不敢买。“这些螺栓用在关键部位的,都是一次性使用,螺栓都有标号,扭矩、强度都有标号,根据标号用到合适的场合,如果用烂铁在造,造成什么后果?不该松的时候松掉了。或者时间一长,烂掉锈掉了,造成安全隐患。”徐小平说,这让他心里觉得很急。“质量是有成本的,当粗制滥造形成一种风气,如何改变制造乱象,需要具体措施。”

  徐小平建议,要建立监管生产过程的质量管控体系。除了质检部门,行业协会也要参与进来,利用社会团体、专业组织,与质检部门形成合力监管,对生产过程进行日常抽查。“比如一条生产线有10个工位,今天查1号工位,过两天查8号工位,让粗制滥造消失,让不符合标准的零件不要流入市场。不然有再多的工匠也没有用。监管部门必须要介入这个过程。”

  人才政策也是重要一环。徐小平说,去年参加一次交流会,全国共有50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其中100多个领军人才聚集在一起,讨论待遇问题。“一些航空领域的技能人才,一年十几万左右年收入,并不高。”为了鼓励工作室创造效益,一些地方每年给工作室10-20万的补贴。“其实我们不需要补贴,不需要加工资,我们手里有技术,只要政策有倾斜,就可以赚钱。”徐小平认为,要解放思想,让有技能的人面向社会,创造利润,引导现有的技能大师形成平台,而不是封闭在一个企业当中。如果在体制、机制上有所创新,技能人才的发展之路可以走得很好。

  谈到教育和技能人才的关系。徐小平认为,现在各大高校都在朝着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培养,打造智能制造的实验基地。“我看到一些现象,有些很可喜,有些流于表面。尤其是在实验基地培养的学生如何对接企业上,缺少主动或者出现了对接不上的问题,企业的需求找不到合适的高校来为他服务,高校也找不到合适的方向。”徐小平建议组建学校和企业间专业的中介机构,为学校和企业搭建桥梁。(新民晚报特派记者 潘高峰 邵宁 姚丽萍)


2017年03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