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传统制笔业插上文化创意的“翅膀”

文港,这个位于鄱阳湖平原的小镇有着“华夏笔都”的美誉,生产出了全国75%的毛笔。近日,本报记者再度造访文港,文港文房四宝协会也初步确定了参加2017年海峡书画艺术产业博览会的意向。实际上,从2015年首届海峡书画艺术产业博览会开始,文港制笔产业就积极参与,给海峡两岸的书画爱好者、业内人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两年过去,文港制笔业又有什么新的动向和发展呢?

一个不断提升的小镇

一个正在升级的产业

从南昌向东南驱车40分钟左右即可到达进贤县文港镇,在文港全镇六万多的人口中,制笔从业人员两万多人,开设各类制笔生产企业和作坊三千多家,金属笔约占全国30%市场份额,毛笔更是约占全国75%的市场份额。

每年有数以亿计的毛笔走出文港,到达海内外中华书画艺术的爱好者手中,成为中华文化的使者和传承媒介。产业的发展让文港富有活力。从2015年起,每年来到文港,记者都能发现新的不同。主干道越来越有设计感也更蕴文化趣味,居民楼外一齐新添了古色古香的中式雨披,全新的徽派风格小区和交易市场也陆续投用,如此种种。此外,中国毛笔文化博物馆的建成与完善、江西赣笔工艺研究所开门迎客、中国美术学院社会实践基地的设立,为这里的制笔业增加了存蓄历史的积淀和继往开来的活力。

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副会长、南昌文港文房四宝协会会长吴国华告诉记者,这几年,文港镇陆续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全国重点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等殊荣。地方政府也在着力将文港打造成文化名镇、工贸重镇、经济强镇、旅游新镇。未来,文港产业的发展前途可期。对于海峡书画艺术产业博览会,吴国华又一次给予了肯定,并表示将积极支持2017年博览会的举办。这也意味着,今年,两岸的书画爱好者们,只要在厦门逛博览会,就能轻松选购到来自文港的毛笔和各类文房四宝精品。

一种需要创意的传承

一处文化交流的平台

毛笔制造业发展到当代,早已不只是埋头苦干的一门手工艺活儿了,在文港,依旧是几乎家家户户都制作毛笔,但传统的制笔业者近年来已经意识到文化和创意的重要性,更加积极主动地在生产和销售环节中“练内功”,满足新形势下当代人的用笔需求。记者再度拜访了当代制笔大师李小平。

从前几年开始,李小平就要求自己的学生学习刻字和国画,这些从全国各地跑去文港拜师学习毛笔制作的年轻人,大多没有书画基础,但李老师说了,如果不知道毛笔怎么用,怎么可能做出好用的毛笔呢?于是,他的学生们白天学制笔,晚上上艺术课,还不定期地参加一些文化沙龙、读书活动。

在政府的支持下,中国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社会实践基地在文港投入使用,离李小平的工作室及江西省赣笔工艺研究所不远,每年,中国美院书画相关专业的学生都要来这里了解毛笔制作工艺,据说今后还将有更多全国美术院校参与其中。这里更是文港的文化交流平台,除了图书馆等供镇上的年轻人举办读书活动,更常常举办行业轮训和交流活动,文港的文化氛围得到提升。

据李小平老师介绍,新一代的文港制笔人,都在以“匠人”精神要求自己,主动汲取知识,包括学习毛笔的历史以及电商销售知识,大家都把制笔工艺和销售,当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来做。而他本人近期也正在做三件大事,一是为清朝时期一本日本介绍毛笔实物的绘本撰写解读本,二是继续将历朝历代的出土毛笔进行复原制作,三是开发毛笔文创产品,“希望通过文创商品的开发,赋予毛笔更多的功能,方便携带、书写,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使用”,李小平说。来源:厦门网


2017年05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