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里插一支“英雄100型”,胳膊下夹一本世界名著,这是上个世纪文青的经典造型。几十年风尚流转,钢笔市场如今渐渐回了暖,拥有一支带施华洛世奇人造钻石的英雄金笔,又成了一件时髦事。
最近有家媒体对50名公司白领进行随机调查,发现超过一半人开始使用钢笔书写,使用最多的品牌有凌美、派克和英雄。
曾经的上海轻工业头牌企业上海英雄金笔厂,当下正在进行新一轮转型,正契合了钢笔产业的复苏,不知“国民钢笔”能否再度迎来辉煌?
曾经的“英雄赶派克”时代
不管是鼎盛时期还是不景气阶段,员工们都以自己身处的这家老字号为荣。人们都能说清楚这里的历史:英雄金笔厂的前身,是建于1931年的华孚金笔厂。上世纪50年代,厂子就搬迁到桃浦工业区,周围是塑料薄膜厂、制药六厂、化工八厂、化纤一厂等化工单位,那时钢笔的笔杆还是用硬橡皮胶木制造的,所以也算是化工类企业。
“英雄厂比起别的工厂福利待遇好很多。”一名老师傅对记者打开了话匣子,老早过年时,厂里会发鱼、发猪肉,每年厂庆食堂还免费提供长寿面。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厂里买了四五辆两节车厢的公交车接送员工上下班,让其他厂的人羡慕得不行。
据说,能在英雄金笔厂谋一份差事不是件容易事。英雄厂从1978年开始创办自己的技校,学制三年,专门为英雄金笔厂培养人才。原来这名老师傅是第一届毕业生:“有实力的好厂子,才能办技校的。英雄金笔厂技校一年就招四五十人,分数足够高才行。”
英雄的辉煌期保持了三十多年,70%的国内金笔市场占有率、50% 的国内自来水笔市场占有率,让它成为国内制笔业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 最有名的就是“英雄100型”,厂子从1958年开始掀起赶超美国名牌“派克”金笔的热潮,厂里因此确定了包括抗漏、圆滑度、间歇书写、减压、耐高温、耐寒等方面的12项指标,第二年经全厂职工的技术攻关,研制的最终有11项指标确实赶上甚至超过了“派克”,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还拍摄过一部名叫《英雄赶派克》的影片。
至于老字号几时开始式微,老员工却很难说清楚。上世纪 90年代末有一个细节,英雄金笔厂因为承受不起租金,把位于南京路的钢笔维修部搬到了祁连山南路工厂的隔壁。这段时间起,英雄厂对于技术和设备更新的投入很少,却选择扩张一些与钢笔生产无关的产业,进行“多元化投资”尝试,兼并了搪瓷厂、钢琴厂,表面上的投资其实是增加了包袱,企业很快陷入经营困境。
APEC用笔带来转机
如今英雄迎来新的机会: 去年9月,英雄厂搬离了驻扎多年的祁连山南路127号老厂房,把土地腾给建设中的桃浦科技智慧城。原本用作英雄钢笔展示厅的一幢最有特色的苏式历史风貌保护建筑,也成了科技感与历史感交融的桃浦科技智慧城展示新馆。
东方IC
英雄金笔厂新址,位于绥德路上海真如铁三角科技园深处一幢不起眼的小楼。这里地盘比以前小得多,却正好借机调整产能、精简业务,不再从事零部件代加工业务,也彻底从低端笔市场中退身。记者在全新的英雄厂看到,这里的办公区域和生产车间并没有新企业的时尚感和科技感,还是保持着简朴厚重的风格,但英雄厂生产的新产品,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英雄厂党委书记虞亦敏告诉记者,大约10年前开始,厂里调整战略,朝着高端用笔方向发展,打入高端市场,比如生产收藏金笔,为重大活动和重大节日制作纪念笔。很快,英雄占到全国高端笔产量的40%左右,2010年上海世博会时的“中国红”漆笔也一度供不应求,但这并没有给销售额带来质的飞跃,转型似乎并非易事。
一个转机发生在2014年。当时,英雄厂争取到了为APEC峰会承办会务专用笔的任务。老员工们都记得,那一年的整个10月,英雄厂里日夜灯火通明,最资深的设计师和车间老师傅全部上阵,画图稿、送大样、出成品、修改再修改,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最终的成品设计精妙——笔身的波浪象征着太平洋,笔杆末端的“APEC”四个字母,无论如何旋转都能与笔环保持一致,寓意APEC各成员携手未来。2014年11月,第22次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当21个成员经济体的领导人在北京怀柔雁栖湖畔拿起这支精雕细琢的金笔时,走过十多年低谷的“国民钢笔”终于再现光辉。
2015年,英雄在18K金高端定牌产品的基础上推出10K金、14K等新品,更适应大众需求,当年内销的金笔销售同比增长72.07%;2016年春节,中高档收藏级别笔“福”系列黑檀木钢笔正式面世,一共只生产了1000支,让收藏者趋之若鹜;去年6月,英雄举办85周年庆典当天,宣布以成分品牌合作签约的形式,与施华洛世奇品牌开展合作,两个月后,绚丽的人造钻石时尚钢笔就问世了。
虞亦敏说,与大牌跨界合作是想借助国际品牌之力,提高产品品质和附加值,转型进入礼、藏、赠等文化市场,实现产业转型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他们还将与国金黄金合作定制研发高端礼赠型笔。
34道工序打造笔尖
在展示柜里欣赏最新产品还不过瘾,记者还走进生产车间一探究竟,把笔尖车间、装配车间、成品验收间和检测中心都逛了个遍,看到了英雄金笔生产全过程。
笔尖车间
一支英雄钢笔包含20多个零部件,核心技术在笔尖。不曾想到,一个小巧的笔尖要经过点铱、打磨造型、开缝等34道工序打造。一支钢笔书写起来是否圆滑有弹性,连续书写是否顺畅、间隙书写时间能不能达到20分钟,这对笔尖质量的考验很大,这也是英雄几十年来在行业中领先的技艺。如今,英雄钢笔很多零部件外包生产,但唯独不能丢掉笔尖制作技术。
笔尖车间里,小组长刘根敏坐在“七道连车”流水线前,凝视着一个个从传送带上掉落下来的笔尖毛坯,根本没有发现记者靠近。笔尖制作误差率直接关系着一支钢笔的品质,为了把笔尖的制作误差率降到最低,即便是像他这样工作了30年的老师傅,也丝毫不敢懈怠。
休息的间歇,他告诉记者,在制造笔尖的过程中,有些产品的要求很高,误差必须控制在几丝之内。特别是在金笔尖的加工中,由于它的材质和价位不同,要求还要更高。刘根敏1987年就进了英雄厂,总结出一套从设备维修、磨具调成、磨具修理到产品出产的自己独特的工作方法,花了数十年时间成为一名工匠级的技术工人。
刘根敏坐在“七道连车”流水线前
笔尖车间里还有一间单独的暗室,光线比冲洗照片的暗室亮不了多少。这里坐着的,都是手工检验笔尖质量的高手——一盏盏台灯下,老师傅们凑着放大镜拿起一个个笔尖,时而用工具轻轻一挑、时而矫正一下造型,微调笔尖造型,只有一些无可救药的次品才会被扔进面前的塑料回收罐。回收罐分为七个、在桌上排成一排,分别贴着“开叉”、“铱碎”、“开坏”等不同的标签,竟然连丢弃废品也要如此细分。
装配车间也很有意思,整个车间鸦雀无声,一排女工端端正正坐在各自的工位上,每个人都做着看似简单而重复的手工活,或是手工把储水器装进笔杆,或是安装笔夹,或是在笔尖上套上笔帽。这些貌不惊人的女工,大多都有着5年以上工作经验,在各个工序都打磨过一遍,无一不是评判钢笔质量的行家里手。
纯手工装配过程
一直在向记者讲解的,是这里最老的技术人员柳英伟,他如今是英雄厂的副书记兼工会主席。尽管对每个环节都烂熟于心,但柳英伟还是对制笔技术热情不减,他告诉记者说:“每个人执笔写字的时候,都有一个角度,我们要打磨出最适合书写的造型,用笔人使用得越久,笔尖就越契合他的握笔姿势,最终成为独一无二的个人专属之物。”他希望,这里走出的每一支钢笔,都能长长久久地陪伴着它的使用者。
2017年0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