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高质量发展力促制造业“提质升级”

 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科学判断我国发展大势,准确把握这一特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2019年改革发展重点任务的重大部署。今起,本报推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系列文章,聚焦行业动态。


生活中,“中国制造”不仅构成我们生活的必须,而且遍布世界各地,为当地提供着各式便利。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从整体看,制造业规模虽跃居全球第一,但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并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2019年七项重点任务之首。


分析称,这是对建设制造强国新的战略定位。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着力在强基础、补短板、抓创新、育人才、优环境上下功夫,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形成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制造业投资强劲回升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装备,也为日常生活提供各种产品,还为社会创造就业和财富。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大背景下都在重新审视制造业,高度重视制造业,努力发展制造业。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一方面,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是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是2019年的经济工作重点之一,国内消费升级也要求制造业加快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从低端逐步向中高端升级迈进,是支撑大国经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根本力量。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能够促进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为实现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参与国际竞争和保障国防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中研普华研究员邱晨阳也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指出。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制造业投资增速年内曾出现连续8个月的持续回升,2018年全年增速与前11个月持平,同比增长9.5%,相比上年加快4.7个百分点。


从利用外资的数据来看,制造业投资动力也比较强劲。在全球跨境投资大幅下滑的背景下,2018年我国利用外资1350亿美元,同比增长3%,其中制造业利用外资增长了20%,占比达到了30%。


从投资具体数据来看,2018年金属制品制造业投资增长了15.4%,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了15.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了13.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了16.6%,这些细分行业投资增速居前。


“2018年制造业投资增速确实比年初判断要好。背后原因包括:国内针对制造业企业的减税降费政策发挥了一定作用;2018年一般制造业市场准入的放宽,拓展了市场投资空间;制造业投资内部出现结构性变化,新兴产业、高技术类的制造业投资增速较快;去产能工作持续推进,部分制造业产能出清等。这些共同推进了制造业投资的加快。”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新年新气象,记者注意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被放在了首位。


而且,此前召开的地方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了高质量发展思路。比如,河北提出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要求,山西强调着力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狠抓制造业重点集群培育,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山东表示加大生态环保投入,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为高质量发展释放更多资源环境承载力。


“大而不强”“全而不优”问题犹存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取得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我国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但“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问题仍然突出。


具体而言,吴琦向记者分析指出,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虽然我国已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大而不强、偏制少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智能化程度、产品质量、品牌效应等方面差距明显,制造业企业国际竞争力偏弱,特别是民营制造业企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处于中低端位置。一方面,欧美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业回流和以东南亚为代表的中低端制造业崛起,给我国制造业带来双重挤压;另一方面,国内市场环境不完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企业运营负担较重等固有顽疾待解。


另外,“低端供给过剩和高端供给不足。对劳动力数量要求较高,很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核心技术缺乏,很多关键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健全,工业基础还有大量短板,企业普遍存在研发投入低、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先进制造业发展环境亟待优化,企业综合成本负担较重,高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短缺;资金‘脱实向虚’的倾向比较突出。”邱晨阳补充说。


发现问题,是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前提。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我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有高质量的制造业作为支撑。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以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为原则的发展。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要稳步推进企业优胜劣汰,加快处置“僵尸企业”,制定退出实施办法,促进新技术、新组织形式、新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要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健全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抓紧布局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形成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


那么,具体该怎么落地?


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会议上表示,当前急需落实金融对制造业发展的支持政策,特别是加大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的投入力度,解决企业短贷长用的问题;完善对先进制造业企业发行上市政策。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工信部将从六方面重点发力。


首先,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其次,聚焦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在创新方面,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体系,加强核心技术攻关。与此同时,着力提升企业专业化能力和水平,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在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负担方面,工信部将推动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深入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的专项行动。“我们对各地清欠任务做了调度,截至1月7日,地方初步统计已清理350多亿元,国资委系统清理300多亿元,后续的清欠工作也在推进。”辛国斌说。此外,工信部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落实汽车、船舶、飞机等行业开放政策。


此外,吴琦指出,应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政策方面,为企业减税降负,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真正确立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特别是要为民营企业创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二是融资方面,发挥金融体系对制造业发展的杠杆作用,结合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三是企业层面,不仅要顺应国际产业发展趋势,从技术、品牌等方面战略推动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形成新的产业优势,还要立足国内市场建设的需要,推动品质革命,满足国内消费升级的需求。国有企业侧重提升国际竞争力,民营企业应着力打造“小而精”的中小制造业企业。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加快培育和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四是人才方面,构建“三位一体”的职业教育体系,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劳动者素质。


邱晨阳认为,创新是先进制造业的主引擎,也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要坚持做强增量和调优存量并举。一方面,做大做强新兴产业。突出抓好大飞机、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5G等重点领域创新突破。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根本要求。强化市场保障,实施负面清单制度,建立透明公正的市场准入制度,完善行业标准体系,推动垄断行业有序开放,促进市场主体平等竞争、优胜劣汰。


总之,在制造强国建设进程中,必须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将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战略性任务来推进,努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记者 邵志媛)


转自:中国产经新闻报


2019年0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