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是一种充满活力的创造性活动,兼顾开发者、生产者、使用者和社会的利益,将知识、技术、信息和创意转化成为产品和服务,对产品的功能、体验、价值等进行优化。作为工业经济的价值内核,它引导企业加大对工业产品的功能、结构、流程、外观、原型的整合优化,推动设计与制造的融合。
2010年以来,作为制造大省,江苏工业设计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政府职能部门、制造企业、设计园区、专业设计机构、高校、行业协会六位一体、共同发力。如今,我省工业设计产业规模显著增加、需求持续增长、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但仍需看到,还存在着体系不完善、企业应用意识不足、市场机制不健全、政策环境亟待进一步改善等突出问题。
如何理解工业设计已成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不可忽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工业设计有效发挥出对现代产业体系的创新支撑的作用?进而成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引擎?近期,记者带着上述问题走进江苏省工业设计协会,专访管明会长。
记者:我省工业设计发展处于一个怎样的水平?
管明:作为制造大省,江苏在向制造强省转变奋进过程中,一方面实施技术创新,另一方面也注重大力发展设计创新,共同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2010年以来,江苏工业设计发展进入快速发展期。但与广东、浙江、上海、北京等省市相比,无论从政府的推动力度,还是制造企业的重视程度、专业设计机构的设计服务能力、设计园区的集聚能力以及全社会对设计的认可度,江苏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的空间。
记者:提升的空间主要表现在哪呢?
管明:一是设计仍是企业短板。很多企业内存在着制造优于研发、研发高于设计的“鄙视链”,工业设计总体还处于制造企业产品开发的体外循环,大部分停留在产品外观,欠缺深层次的设计创新,无法解决产品同质化。
二是工业设计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比较松散。现行的管理与评定办法未能有效遏制设计模仿与抄袭,影响了企业进行设计创新的积极性。
三是设计从业人员缺少规范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专业化上升空间严重受限,劳动报酬与相关行业相比处于较低水平,人才流失的现象严重。
四是设计教育有待改进,主要是教学与实际脱节。
五是缺少一些更为实质性的扶持政策。广东、浙江、山东、上海、深圳等省市政府设置专项资金支持工业设计的重点项目、重点园区、工业设计展会、工业设计大赛等,如浙江对省级工业设计重点园区年均投入1亿,深圳每年设计大赛和设计展会投入2000万元。
记者:上述经验可以拿来照搬吗?
管明:工业设计发展水平总是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存在明显的差异,很难就工业设计赋能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做出精准描述,还需要实践中因地制宜,精准定位。
江苏省“十三五”工业设计产业发展规划早就提出,我省工业设计的主战场在制造业,设计与制造的融合发展是主旋律,而设计成果的产业化更是我省工业设计的发展目标。
记者:结合江苏制造业现状,工业设计如何更好地帮助企业转型升级?
管明:一是产品设计向产业链设计的转变。工业设计不仅仅是对产品本身的设计,更重要的是通过设计,理顺产业链各环节之间关系,构建企业良好合作的产业链,使企业从产品研发的源头获得竞争优势,确保产品品质和价值的不断提升,提高竞争力。
要实現这种转变,就要求企业发挥设计引领作用,将设计活动贯穿于产品规划、创意设计、生产制造、市场销售、采购物流、成本控制、品质控制等多个产业链环节,让设计充当产业链的主导者。
深圳浪尖集团在行业内率先提出全产业链设计创新的理念,通过设计整合产业链,构建了强大的设计平合,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是实现产品设计向服务设计的转变。服务设计是一种提高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的设计活动,是将产品思维和服务思维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范式,对设计成果的形成和转化至关重要。当今服务型制造已成为企业提升价值链的主要路径,而服务设计正是服务型制造的基础。
以一个制造企业的经营活动为例,从价值链看,除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外,还包括设计研发、设计升级、市场营销、安装维修、回收再制造等服务性质的活动,这些活动构成了以服务为核心的产业增值链条。
制造企业面对的不再仅仅是商品市场,还能开发出更全面、更个性化的“产品+服务”组合,在满足客户高层次产品及服务需求的同时,提供服务的能力成为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和重塑产业价值链的新动能。苹果手机的服务设计在客户体验上的巨大优势,充分说明了“产品制造”+“服务设计”模式的强大竞争力。
三是实现产品设计向互联网应用转变。工业设计是创新链的起点和价值链的源头,由此可以导入更多的高端高新技术和产业,包括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快速来临,用户直接参与到产品的研发设计成为可能。通过用户的行为习惯所形成的大数据思维和互联网的数据重组、信息整理,使得设计师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最真实的反馈,从而使“纯粹的产品设计向智能工业设计过渡”,且批量生产转为规模化的个性化生产。
企业可以通过前期市场和人群大数据分析赋能,为品牌产品定制人群偏好,洞察设计,从数据到设计为品牌产品提升进行全方位升级改造,生产出市场畅销的产品。
四是实现传统服务向创新服务转变。专业设计公司之所以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缺少话语权,往往是由于收到传统的服务方式的制约,创新服务模式迫在眉睫。
要改变过去单纯提供产品创意设计的做法,延伸服务链条,实现从造型设计向体验设计、从视觉设计向交互过程设计、从面向个体设计向面向群体的社会化设计、从面向产品的设计向面向产业创新和商业模式设计的转变。采用全产业链的整合创新方式,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从材料到部件、从技术到工艺、从研发到渠道,实现服务方和被服务方双赢。
专业设计机构亦可以与制造企业开展设计按销售提成、合作生产、设计咨询等多种服务模式创新。苏州博弈设计公司原本只按照客户做产品设计图纸,年营收仅百万元。
近年来积极创新服务模式,从日本企业接单后,整合产业链,完成设计、制造、销售全过程,合作创立自主品牌,年营收过千万元。
记者:国内外很多经验都表明,通过设计与制造的融合提升,可以赋能产业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统筹各相关方,如政府部门、制造企业、设计机构、设计园区、行业协会、高校,形成推动发展的合力呢?
管明:首先,明确工业设计发展的战略定位。目前,江苏工业设计产业发展还没上升至战略研究层面,未来要致力于完善工业设计产业体系,使工业设计的产业化发展能够从系统创新、集成创新的高度对接创新驱动与制造强省战略。按照我省制造业13个产业集群布局,针对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建立“设计+”价值提升体系,使工业设计充分发挥价值撬动与价值增值功能。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要让设计创新和技术创新、市场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三驾马车,让设计贯彻概念、研发、测试、制造、物流、营销等全流程,建立工业设计的技术体系、产品体系、服务体系、管理体系。鼓励企业提升设计部门地位,增加设计人员话语权,如专门设计研究院通领企业设计、董事长主管设计等。
其次,培育工业设计骨干示范企业和园区。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培育工业设计骨干企业和园区尤为重要,既可以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也可以打造知名品牌。其中,要特别注重发挥园区的集聚效应,通过服务平台的构建,搭建起设计与制造的合作桥梁。
目前,江苏共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3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40家。按照省工信厅发布的三年规划:到2021年底,我省将新建成10家以上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或省级工业设计研究院;推动1000家以上企业建立工业设计中心;建成10家以上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或国家级工业设计研究院;培育10家以上工业设计龙头骨干企业。
为实现上述目标,不仅要制定可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使之制度化规范化,还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成为工业设计的骨干企业,最后做好绩效评估,通过总结和示范,带动全行业提升。
再者,形成全社会关注工业设计的良好氛围。通过举办有影响力的重大赛事,提升全社会对工业设计重要性的认知,如广东、深圳、浙江、山东每年举办由省政府举办的全省工业设计产业大赛、全省工业设计技能大赛。建立工业设计奖励和成果展示制度,支持和奖励原创设计。开展全省工业设计评价体系研究,重点扶持工业设计领军企业和品牌制造领军企业,发挥先导示范与引领带动作用,树立行业标杆和示范。从设计教育改革入手,加强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为全省工业设计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最后,为工业设计设计产业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在知识产权、行业标准、企业合作、资格认定、信贷担保、投融资等环节加大法律与制度保障,为企业营造实施工业设计创新的良性市场环境。建议各级财政设置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和知识服务系统建设。落实好研发设计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制造企业采购工业设计服务给予税前加计扣除。
充分发挥工业设计协会与社团组织的作用,搭建工业设计创新的供需对接与服务中介网络,促进各类型制造企业与专业工业设计公司开展定向性、长期性合作。此外,还应在行业自律、职业资格认定、评价体系建设、行业大赛等方面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
(素材来源|群众杂志 编辑|冯秋璐 江北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2020年04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