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如何稳外贸?转换产品、转变模式、转型思路

 随着国内汽车生产企业全面复工复产,汽车出口数量不断增长。图为大批国产车辆集结在江苏连云港港东方公司码头69号泊位上,准备装船出口。王春摄/光明图片
3月30日,位于山东烟台的杰瑞环保集团举行“线上验货会”,技术人员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向沙特客户直播设备细节和功能测试过程,确保项目按时交付。唐克摄/光明图片
4月2日,安徽省合肥市安徽德科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内,工人正在加足马力赶制外贸订单。柳晓华摄/光明图片

【经济界面】

“三月初海外客户还在催发货,过了一个星期订单就取消了”。当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呈现蔓延之势,一些国家生产、消费等领域受到冲击,贸易活动减少,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际组织和机构纷纷下调全球经济贸易预期。中国企业复工复产向好,但海外疫情暴发使外贸销量萎缩、订单取消、物流遇阻。

今年前两个月,中国货物贸易出口总值为2.04万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5.9%。“随着国际疫情进一步扩散,外贸进出口形势可能还会进一步恶化,需要及早做好应对准备。”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日前表示。

如何稳外贸,保企业保就业维护全球产业链,是转换产品,出口转内需,转变外贸生存业态抓住海外电商发展机遇期,还是进行更深层次的行业转型?外贸企业在行动。

1、转换产品:外贸企业主动寻找商机和“风口”

【案例】

从做外贸汽配生意跨界到健康用品外销——程国生,是一名做外贸汽配的生意人。春节之前,企业接到了非常多的订单,原本打算春节之后发出去,但是因为疫情,不得不通知客户交货时间延长。后来美国、西班牙、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疫情暴发,店面关门,不少订单取消,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将一批瑜伽垫推给了美国经销商,很快就被买走了,这给程国生打开了思路。

逆流而上,在残酷的大环境下寻找新的商机,是企业“凤凰涅槃”的关键。疫情当前,风口远不只口罩、消毒水、医疗用品等防护用品。各类食品,洗发膏、牙膏、肥皂、沐浴露等生活必需品销量看涨,咖啡机、挂熨机、小型烤箱等小型家用电器甚至睡衣等销量也在大幅增长。

“在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涉及人员流动的服务贸易和产品以及受制于订单和物流的外贸企业都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国家为了稳外贸出台了一些扶持措施,外贸企业要用好国家的政策,让自身活下去,但不可能所有企业都指望国家。要收缩目标,铁杆用户要维护好关系,同时开拓国内外新的领域。”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指出。

白明强调,目前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面临停摆,根源都是疫情。但前期,是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供给侧的断链,目前中国克服困难复工复产,但供应链的两端出现问题,一方面,一些上游原材料买不到;另一方面,需求出现问题,订单没有了。复工了但是很难复产,企业要“外保渠道、内保产能”。“外保渠道”实际上就是要千方百计想办法保持住客户关系,千万不能断线。只要把渠道维护住,企业可以暂时让利。

从程国生的事例也可以看出,“外保渠道”是非常重要的。他原来预计疫情将持续3~4个月,除了给客户信心,还要做好客户的跟进营销。因此,当新的市场机会出现后,仅仅利用原有的经销商是不够的,必须想办法,渡过这段真空期。隔离在家期间,程国生买了不少健身器材,他看到国外正是疫情暴发期,就把这批货物的信息推给了经销商。很快,美国厂商就将这批货物全部要走。

不只是海外目前抗疫急需的医疗物资,室内娱乐建设、母婴玩具、宠物用品等出口企业,订单均出现激增,甚至有些订单已经排到了6月份。重视健康的人会购买室内体育用品,外出就餐减少会使得厨房用品的需求增加,学校停课会使得亲子互动娱乐的用品需求增加……企业抓住商机,利用原有贸易渠道和资源,需求增长空间潜力巨大。

中国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20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中国制造之所以有竞争力,关键是这些产业具有较大产能优势,产业链完整,配套齐全,有创新潜力。只要产能在,中国企业就有机会打翻身仗。

为了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影响,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中国政府打出了一套“组合拳”,相关部门协调解决防疫、用工、能源、上下游配套等难题。在缓解资金压力方面,推动出台税收优惠、财政贴息、融资支持、租金减免等举措,扩大外贸信贷投放,促进费率合理下降,为企业“输血”、“止损”,减轻企业负担,缓解燃眉之急。在加强企业服务方面,加大法律救助和信息服务力度,协助出具“不可抗力事实证明”,减少履约风险;推动有关国家尽快解除不必要的贸易限制措施。

白明认为,“内保产能”除了要尽量保住外贸渠道,还要把国内市场看成全球市场的中国分厂。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市场开放,不仅是对国外企业开放,对国内的企业更要开放,加速开放的同时也要加速国内市场改革,减少国内企业在国内发展的障碍。中国的企业要把全球市场的中国分厂用好,这样企业就能留得青山在。尽管企业可能吃不饱或者甚至吃不好,但只要活下来,一旦疫情过去,就有恢复增长的机会。

2、转变模式:外贸新业态新模式释放潜力和动能

【案例】

过去两个多月,跨境电商大连竹洲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来永乐每天都关注着各国贸易政策、出入境政策、船舶、航空公司政策的调整和变化。幸运的是,来永乐尽可能多地备了货,并提前安排了海外仓。除了往仓库里多备点货以外,来永乐还在着手思考远期规划。

4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第127届广交会于6月中下旬在网上举办。广邀海内外客商在线展示产品,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提供全天候网上推介、供采对接、在线洽谈等服务,打造优质特色商品的线上外贸平台。

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贸易盛会首次完全以网络形式举办释放出明确的信号: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形势严峻,对冲疫情影响要将互联网形式的效益发挥到最大,使云计算、大数据、工业物联网等更好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常务会议还决定,在已设立59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基础上,再新设46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更大程度发挥跨境电商独特优势,以新业态助力外贸克难前行。同时推广一系列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的支持政策,研究将具备条件的综试区所在城市纳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范围,支持企业共建共享海外仓。

白明分析说,“网上广交会”和跨境电商等外贸新模式和新业态,克服过去客户间不见面就无法成交的难题。在新的技术支持下,产品性能的演示也可以通过网上实现。通过线上专业的演示平台,大大弥补疫情造成的线下沟通不足的困境。电商与大宗商品的运输不同,可以集拼集运,开辟专业为电商服务的货运航空也要跟上。

经此一疫,电商在全球的普及被广泛认可,外贸企业也可借此机会向线上转型。

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日前指出,要鼓励创新发展,发挥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对进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支持企业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海外仓,完善中国外贸国际营销网络体系建设。

近期,广东、浙江等外贸大省均出台了“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措施,包括加大跨境电商出口物流仓储支持力度等条款。

以广州南沙自贸区为例,南沙海关结合关区实际情况出台了13条便利化措施,支持企业开展业务。在跨境电商便利化通关方面,海关依托跨境电商海关监管信息化系统,叠加“同业联合担保”“先放后税、汇总缴纳”“集中建包直发”“卡口智能化验放”等措施,推行区区流转和企业自行运输。

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带来思维方式的转变。对比线下,线上售卖对于团队的运作效率、订单的流转速度、产品的更新频率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疫情期间,很多店铺以防疫物品为爆款,带动了其他产品的销量。同时,顺势搭建起了自己的跨境电商团队。由于线上订单的规模不大,由此还会倒逼货运的革新,货运拼箱的方式会更加流行。疫情也让很多外贸企业在经营方面有更多思考,例如意识到布局海外仓的重要性。

3、转型思路:凭借质量稳固中国制造的品牌

【案例】

“我的客户一部分是日本的,一部分来自欧洲。日本客户的订单工厂能做6个月,欧洲客户订单基本上全部取消了。因为订单不足,工厂目前一周上班5天,通过狠抓生产效率来保证基本的利润。”拥有一家中型外贸服装加工企业的李永春,从事这个行业已经有20多年了,由于产品质量过硬、企业信誉好,所以他的企业一直拥有稳定的海外客户。在疫情冲击下,很多事情都发生了变化。

“我周围的一些企业已经扛不住,倒闭或者暂时歇业了,还有的将国内的厂子关了,将生产转移到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对于我来说,6月到8月份也得找国内其他公司的订单维持工厂运行。目前,我已经备案生产医用防护服,考虑上口罩生产线。今年很多企业转产做防护服和口罩了。”李永春告诉记者。

GAP取消了30%的夏天订单;H&M暂停了所有从3月11日-20日之间的新订单;Zara则直接取消了夏天的订单……鞋帽服装等外贸加工领域受冲击很大,随着一些品牌大规模订单削减,已有不少外贸企业无法挺过这个“寒冬”。企业信息查询平台天眼查显示,从2月1日至4月1日两个月间,全国范围内注销或吊销的进出口外贸企业已经达到12396家。

“我最担心的还不是短期没有订单,而是怕疫情过后企业被挤出全球产业链。这段时间的困难也让我意识到,一定要做自主品牌。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调整一下,优化一下运营、仓储系统、营销途径等各个方面。”李永春说。

这也正是当下白明最焦虑的事情,“订单暂时缺失不是最可怕的,早晚会有订单,就怕客户关系丢了。”

商务部外贸司二级巡视员刘长于日前表示,商务部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巩固外贸传统优势,大力培育以技术、质量、品牌、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培育一批在全球范围内有竞争优势的大企业和一大批富有活力和创新力、专业化程度高、协作能力强的中小企业,培育一批市场渗透力强的国际营销网络,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贸易平台,培育一批外贸自主品牌,不断提升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竞争力。

白明指出,从发展态势来看,近年来我国在全球治理中拥有更多话语权,通过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推动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我们的企业应该拿出更好的、有竞争力的产品供给国内和国际市场。

(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04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