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从晨光文具到生活美学:陈嘉聪和九木杂物社 | 接力人物志

今天,我们带来 长江商学院接力8期学员、晨光文具战略部项目经理陈嘉聪的独家专访,一起来认识这个95后的Z世代大男孩。

陈嘉聪:当传统文具拥有“生活美学”

朝气蓬勃的陈嘉聪总说自己是Z世代。

出生于1995年的他,可以说是伴随父亲创立的晨光文具一起长大。可想而知,小时候因为这一点,他一度成为同学们话题的中心。

陈嘉聪

接力长江8期学员、晨光战略部项目经理

十多年后,他留学归来加入晨光,陪伴和引领着同样年轻的九木杂物社前行和成长。在这里, 他要开辟一片代表着企业从跑马圈地到精耕细作的新零售事业。而杂物社,就跟当年让他成为话题中心的文具一样,也凭借着学生和年轻人对于新奇事物的喜爱、对生活趣味和小确幸的追求,吸引着Z世代的注意和追捧。

1

从门店导购到战略操盘手

跟很多创二代一样,陈嘉聪的高中时代就在美国度过,随后进入印第安纳大学信息学专业。用他的话说,这个专业可以被理解为计算机科学在商业领域的运用。

他没有顺理成章选择管理专业,是因为对于从小就接触电子产品的95后来说,信息学一定是未来重要的方向。

大学期间,陈嘉聪也和很多Z世代的年轻人一样,开启了一段和朋友一起创业的经历。

他的这段经历,是为国际学生选择和匹配合适的商业保险。在寻找商机、拓展业务,以及与各方合作伙伴打交道的过程中,他逐渐熟悉了商业运作。

陈嘉聪原本的计划是本科毕业后回国工作,积累两年经验,再出国读个EMBA。但是回国两年,他在晨光的工作中找到了新的、更值得探索的方向。 这个新方向就是在晨光企业中同样年轻的九木杂物社。

在他刚加入的时候,杂物社创立不到两年,在公司中业务相对独立。在陈嘉聪看来,在这里起步是最合适的, “可以学习到整个初创公司运作的流程,也能更贴近年轻的消费者”。而年轻的消费者,一直是作为文具业领头羊的晨光最核心的消费群体。

说要了解公司的整体运作,陈嘉聪在杂物社的事业就是从最基层做起的。他在杂物社里当了9个月一线店员,从导购到店长,在每个岗位上学习和成长。

作为新手导购,陈嘉聪曾经非常热情地为每一位顾客导购,但却经常被不想被推销或是只想自己逛逛的顾客拒绝。对他来说,这些新鲜的经历让他亲历消费行为发生的现场,得以更好地换位思考,理解店员的感受、顾客的感受。

在此之后,陈嘉聪进入了商品部,从供应链端了解公司运作的流程。接下来是采购部,深入了解作为零售核心的商品: 核心顾客为什么会到店里来逛?如何让商品吸引顾客完成购买?如何提供给顾客足够多的选择?他在这里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现在,陈嘉聪担任起晨光战略部负责人的职责,在杂物社已经趋于稳定、整个商业逻辑实现闭环的时候,为这个年轻的项目做出长期的战略定位和规划。

从早期与新华书店合作的晨光生活馆到现在的九木杂物社,晨光对新零售的尝试已经近十年。作为Z世代一员的陈嘉聪,也许最能切身感受集团这一项重要尝试的意义所在。作为传统的文具厂商,晨光的主营业务一直是分销的体系。 “但是时代在改变未来,购物中心会成为主流的消费场景。现在的一二线城市,消费者已经形成了这样的习惯,去选择更多的商场完成一整天的购物流程,而不是到街边的零售店。”

在陈嘉聪的眼中,文具的发展在自己成长的二十多年里有一条很有趣的发展演变路径。在父辈刚刚创业的年代,文具是一种刚需,人们的需求并不是颜值、趣味、IP等,而是便宜、好用和方便买到。而随着生活逐渐好起来,办公感的设计已经不足以吸引消费者,特别是年轻的学生。他们希望文具更有吸引力,更可以作为话题。晨光研发和设计了一系列抓人眼球、个性化的商品。而现在,Z世代的年轻人更加享受生活、乐于消费;在都市生活的压力下,他们需要通过可以负担的消费,获得生活中的幸福感。

“他们购买的是一种小确幸,一种情感的链接和寄托。”陈嘉聪相信,杂物社里那些新奇的文具和杂物,对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只是简单从商品的角度去看待杂物社这样的商品、服务和业态,我觉得是不足够的。因为它满足了年轻人心理和精神的需求,往往有时候比物质的需求更重要。”

就像陈嘉聪在杂物社做店员的经历,让他亲身参与商品和服务直接触及消费者的场景;杂物社这个消费发生的场景本身,也打破了分销商和渠道的壁垒,连接着晨光的生产、决策和真正的消费者。

“杂物社的运营和晨光的生产,是一个互相影响的过程。 这绝对也是我们会选择尝试新零售的原因——核心的意图是想离消费者更近。面对个性化需求的消费者,我们怎么样才能满足他们不断变化的需求?以他们为中心,不管是产品的开发、渠道的拓展、模式的优化、提高组织的效率,都能更加高效和准确。”

2

成为像父亲那样的商人

接班,是所有家族企业的年轻人都会面临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父亲早早就跟他讨论过。

陈嘉聪回忆起父亲当时跟他说的:把企业传给自己的孩子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让有意愿也有能力的人来接班;因为对他来说, 让企业得到延续,让品牌能够持续,才是最终需要达成的目标。

而陈嘉聪多年来给自己规划的路线却是创业。这也是他选择接手杂物社这个初创部门进行实战演练的原因。“其实我很小的时候就有这个想法了,因为我觉得父亲是我一直学习的榜样。”陈嘉聪小时候有一次和父亲在小区里散步,父亲就问他长大以后想做什么,他说想当一个商人,像父亲这样的商人。

“这是父亲对我潜移默化产生的影响,我一直觉得他做的事情非常有挑战,非常有意义。” 因此在成长的过程中,他在创业的方向上不断做着各种探索和尝试,比如保险、环保、餐饮,可是这个想法一直没有变。

在接力长江,陈嘉聪与很多背景相似的创二代交流过这个问题,同学们让他的想法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我从他们身上意识到, 接管家族企业除了是帮助父母满足了延续的愿望,另一方面也是牺牲和承担的表现。很多同学其实也有想要实现的抱负和理想,但他们愿意为了家族、为了父母做一些牺牲,这感染到了我。”

而在杂物社的工作,则让他切身感受到了创业的不易,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手头这盘事业对于自己的成长、对于家族的企业所具有的意义。 “创业九死一生,不是说你这个idea够好,执行力够强,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就一定能成功。所有创业者都要面临巨大的压力,还有瞬息万变、应接不暇的挑战。”

他的结论是:与其投资自己的时间去外面尝试一个狂野的想法,也许在晨光内部孵化这样一个新项目更好。“这样既能让我有创业经验的积累,也有企业在背后提供的支持和保障,少走弯路。而当这个项目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也能够反哺到整个大组织。”

3

艰苦奋斗的父辈与拥抱变化的Z世代

无论是选择创业还是在晨光内部打造杂物社,陈嘉聪都是在以父亲为榜样,想成为父亲那样的商人。而对于他来说,父亲最令他敬佩的是艰苦奋斗的精神。“虽然艰苦奋斗听起来有点老生常谈,但这两年我经过仔细思考,发现其实这项品质非常宝贵,并且在我们这个时代更加稀缺。如果我能拥有,那势必会为我带来一种不可被替代的强大竞争力。”

对他来说, 这意味着树立一个目标,并为之持续不断地努力。“因为你要干好一件事情,势必要在这上面倾注所有的心血和精力。这是一件挺难的事情,很多人会以兴趣为由,逃避这些困难。其实当你失去兴趣的时候,去挖掘这件事情背后的意义,其实是更难的,也是对最后的成败更重要的。”

这位追求父辈艰苦奋斗精神的Z世代青年,也为自己这一代人成长的环境和接受的教育所带来的适应能力而感到自豪。而这也是他在接力长江的同学们身上所发现的共性。 “同学们都特别拥抱变化,不畏惧变化。我们不会认定某件事情理所应当的就该怎么样发生,而是认为任何事情都有改变的可能性,任何人都有继续进步、继续提高的可能性。” 这也为陈嘉聪带来了继续前行的动力,相信未来可期,“中国未来的发展不仅仅只是有资源、有钱、有市场而已,还有这一帮人,能够更好地带动各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时隔两年半再回首,陈嘉聪越发觉得自己回国、参与到晨光内部事业那一年格外值得纪念。“不管它未来会不会记载在晨光的历史里,至少在我这本小小历史书里,它是值得我铭记的。”

那个时间节点,也许可以象征着一代人交接的开始。而且这相同的场景正发生在祖国的各个角落,各个大大小小的企业里。

责任如何接力,事业如何传承,品牌如何延续,每一个企业、每一代人都在不断思考着这个问题,用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拥抱变化的胸怀给出自己的答案。
“不管最后的结局会怎么样,我觉得这象征着一个新的开始。”来源:互联网


2021年01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