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他用小小钢笔勾勒出巨幅上海滨江版“清明上河图”

整整5年,每天15个小时的创作,60岁的画家汪伟民用钢笔一笔一画勾勒出了完整的《上海滨江长卷》。2月3日至3月26日,这幅30米长、1.2米高的巨幅钢笔画即将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的“画上海——漫画中的上海风情画展”上亮相。汪伟民说:“作为一个会画画的人,我想用这支画笔为家乡记录下城市发展的印迹,为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留住根。”

初心

汪伟民对绘画的热爱传承自父亲。1962年,他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父亲业余时间最爱的就是用钢笔在纸上涂涂画画。耳濡目染的汪伟民上小学时对钢笔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父亲便做起他的启蒙老师,鼓励他精进画技。“当时,家里并不宽裕,我就买那种按斤称的纸,对着‘小人书’临摹,后来自己也创作过一些连环画。”大学期间,汪伟民跟随著名旅法油画艺术家方世聪学习油画;毕业后则辗转同济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授课。直到2000年,他终于又重新拾起钢笔,回归钢笔画的创作。“钢笔画是我爱上绘画的初心,也是从小的梦想。”

开始时,汪伟民画的都是普通尺幅的作品。在老师和家人的鼓励下,他才鼓起勇气“画点别人没画过的东西”。第一次挑战长卷,汪伟民对创作风格、透视比例等都有些拿不准。“5年时间,我一共画了4个版本的《上海滨江长卷》,从最初的10米长卷,到现在30米的版本。”

他介绍,长卷对于创作者空间把握的能力要求更高。因为黄浦江岸并不是笔直延伸的,要将滨江美景铺陈在一张笔直的长卷上,就要不断地“微调”视角。

创作期间,汪伟民几乎每周都要去滨江走一走,在不同的角度拍照取材,留下数千张照片。此外,汪伟民家里的画室只能将长卷展开不到两米,他只好把画纸卷起来,一截一截画。“这样有个问题,就是我一直没办法看到整体,只能靠想象。”所以在画到第三版时,汪伟民特地找朋友借到上海书城7楼多功能厅,将画卷完整地展开,花了7天时间对草稿进行了一次大改。

相比油画创作,钢笔画的难点在于不能大面积的铺设晕染,所有的明暗关系只能靠线条的疏密来表现,真正是“一笔一笔勾勒出来”的。“最早一版我用的彩色钢笔,后来换成了纯黑色的,也是为了更突出这种质感。”汪伟民说。

乡情

无论是作画的形式,还是笔下的作品,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汪伟民骨子里始终流淌着对家乡的热爱。创作长卷时,汪伟民最先确定的就是要“为上海而画”。选择用钢笔画来呈现,也是因为这种绘画形式在他眼里具有浓浓的海派风情,“钢笔本是舶来品,很能代表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海派文化。”画滨江的初衷,也是因为“黄浦江、苏州河,这‘一江一河’就是这座城市的根脉和源头。我想画上海,最先就要画这个”。汪伟民笔下的滨江,不仅有惟妙惟肖的建筑,还有正在骑行、跑步、喝咖啡的路人,俨然一幅上海市民滨江生活图鉴,“就像《清明上河图》一样,我在长卷里藏了一百多个人物,画的不光是景,更是生活和故事。”长卷完成后,他还特地印制了缩小版的文创产品,为长卷标上了每一栋建筑的中英文名称,作为“建筑可阅读”项目的创意伴手礼。“我希望新老上海人,都能真正认识这座城市,就从滨江开始。不过,我感觉这次做得还不够完善,下一回再印,要加上二维码,附上每一栋建筑的历史和故事。”

画完“一江”,汪伟民又开始着手画“一河”。有了《上海滨江长卷》的创作经验,他准备在两年时间内完成35米《苏州河长卷》的创作。汪伟民介绍:“苏州河33座桥、18道湾,沿途无数老建筑,更有故事可讲。这次,我要在当中放上一千个人物,用这些人物表现建筑的灵魂,讲述历史故事。”

汪伟民对上海的爱,体现在对老建筑的钟情里。去年,汪伟民从小居住的定海146街坊开始动迁,他在搬家之前将弄堂里里外外拍了下来,并开始创作4张一组的《定海146老街坊系列风情图》。画中,正打开窗通风的居民,坐在门口晒太阳的爷叔,骑着电动车飞驰而过的白领,将老房子定格在它最生机勃勃的模样。汪伟民介绍:“每一栋老房子,都有它的故事和情感,都是上海人的根。我想用我的画笔,留住一点记忆和文脉。”(新民晚报记者 吴旭颖)



2022年03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