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钢笔是常山县历史上第一个为革命事业壮烈牺牲的志士徐时云生前使用的钢笔,现收藏于常山县档案馆。
(徐时云生前使用的钢笔)
徐时云(1905—1932),1905年2月出生于常山县天马镇。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年仅20岁的徐时云满怀一腔热血奔赴上海。在上海的3个多月时间里,他不仅接受了革命洗礼,也浸染了一身新派头:一身笔挺的中山装,头上扣一顶黑色礼帽,还有上衣左边口袋里插的那支钢笔,从那时起就一直没有离过身。
1926年12月,北伐军总司令部政治宣传大队长胡公冕在县城的广场上演讲,鼓励热血青年跟随部队一路北上反帝反封建。听完演讲的徐时云在心里悄悄埋下了一颗革命的种子,随后他加入北伐军,随军东进,任少尉宣传科员。翌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东路军的政工人员遭受清洗,徐时云返回家乡。之后,他用这支钢笔给孩子们备过课,为国民党办过公……可他一直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常山抗日救国会成立,徐时云被选为检查股检查员,凡发现贩卖日货和走私者一律严惩,群众赞他为铁面检查员。翌年7月,中共党员姜仁光来常山发展地方武装。徐时云被吸收为骨干,任闽浙赣三省边区游击队司令部联络秘书,受命利用在衢(州)、处(州)警备司令部任少校军官的堂兄关系,谋得常山县警察局科员之职,进行策反。在这期间,他用上衣口袋中的钢笔写下了许多革命的豪言壮语和秘密信件。
1932年10月11日,姜仁光在燕山召开骨干会,策划暴动。事被当局获悉。徐时云得知国民党军要分四路“围剿”燕山时,不顾自身安危立即前往游击司令部通知疏散暴动人员。国民党军“围剿”扑了空,但是接到线报后把在警察局用钢笔抄写文件的徐时云关押了起来。审讯室里气氛森严,保卫团问徐时云自己时,他显得很老实,直接承认:“我是共产党,我参加了燕山暴动。”但问到组织的其他人时,徐时云一言不发。保卫团开始拔徐时云手指甲,十个手指甲不够拔了,就打得他皮开肉绽,徐时云牙关还是咬得紧紧的。怕徐时云逃跑,保卫团用铁丝穿过他的锁骨栓在审讯台上。审讯了13天,保卫团还是一无所获。徐时云用身上唯一的钢笔写下一封绝笔信后,被解往衢处警备司令部,英勇就义,时年仅27岁。
徐时云在衢州就义后,他的尸首被弟弟徐时亚抬回常山安葬于县城东面郊外的三里滩一块属于徐家的菜地里。1950年,常山县人民政府在徐时云墓前立“革命烈士徐时云”石碑,确定徐时云为常山县历史上第一个为革命事业壮烈牺牲的志士。
1989年,因常山县城建设需要,徐时云墓地被征用。徐时云的侄子徐起良在迁移坟墓的过程中翻到了一支黑色的自来水式钢笔,钢笔上沾有黄色的泥土,已经进了笔身,钢笔还能拧开笔帽,但它的墨水胆已经腐烂了。徐起良一直舍不得清洗钢笔,因为上面沾有伯伯徐时云的骨血和气息,他深知在徐时云的革命生涯中,曾经用它写过许多革命的豪言壮语和秘密信件,这笔并不是一支普通的笔,而是一支满含记忆、见证烈士革命精神的笔,一支对后辈子孙有教育和启迪意义的笔。
报送单位:衢州市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作者单位:常山县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年0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