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毛主席:妙用铅笔,风趣打比方

 水中万物之源。河南林县自明代到新中国初的500多年,大旱绝收100多次。再次参加座谈会的林县县委书记杨贵,茅塞顿开,学到了工作方法,再次开始调查研究。

古有都江堰,今有红旗渠;古有李冰,今有“劈开太行山,引漳水入林县”的杨贵。

林县县委书记杨贵为人民修渠、依靠人民修渠的人民情怀,就是初心不忘,就是天地英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就永远被人民爱戴,就永远被人民称赞!就是人民公仆!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郑州召开

1959年2月27日至3月5日,中共中央在郑州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第二次郑州会议。同时河南省委也在郑州召开了四级干部会议。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参加了这次会议,住在河南饭店。

3月1日下午4时,杨贵接到通知,去交际处参加一个座谈会。当杨贵来到二楼会议室时,才知道这次座谈会,是毛泽东主席召集的。

省委书记处书记史向生把杨贵和其他两位同志介绍给毛泽东主席后,座谈会就开始了。

毛泽东主席开门见山:“今天请你们来谈谈农村人民公社问题。人民公社发展很快,生产关系的变化、公社内部出现了不少矛盾,怎么解决呢?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参加会议的人分别谈了看法,而后随意发言。毛泽东不断插话提问,气氛相当活跃。

在座谈会上,毛泽东主席指出:“生产关系要改进,权力不可过分集中,公社的体制要下放,实行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管理和三级核算,以队为基础。这个以队为基础,有的主张以原来的高级社,有的主张以生产大队,有的主张以生产队。看来,以生产队为基础比较适宜。”

在座谈会上,毛泽东主席提出了整顿和建设人民公社的方针:“统一领导,队为基础;分级管理,权力下放;三级核算,各计盈亏;分配计划,由社决定;适当积累,合理调剂;物资劳动,等价交换;按劳分配,承认差别。”

按会议安排,杨贵向毛主席作了汇报。杨贵仍旧实话实说:“公社化以后,有些地方搞平均主义,林县有的公社干部,无偿把农民的猪赶去办大猪场。”

毛主席听后说:“我们现在生产力水平还很低,物资还不丰富,对于社会产品只能实行等价交换,不允许无偿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要纠正平均主义的倾向。”

善用通俗语言的一代伟人毛泽东,更善用“打比方”来解释深奥的理论。会议桌上有铅笔,毛主席顺手拿起铅笔后,开始了他伟大的“打比方”:如果我有两枝铅笔,你向我要一枝,我呢,是不会同意的;如果我有三枝、四枝铅笔,你要我一枝,我同样还是不会很痛快地给你;但如果我有五枝、六枝,或再多一些,你要一枝、两枝,我就可能会同意,就会给你。我们现在还是社会主义阶段,还是要按劳分配,要清理“共产风”平调来农民的东西,能退还的,还是要退还给农民。一定要退还给老百姓!”

毛主席这极风趣的谈话,如一付清醒剂,让与会人员的脑子一下就亮堂多了,心里有了底数,更有了工作方法。

的确,触类旁通,毛主席讲的是原则、方针、政策,是工作方法。这个工作方法有着广泛性。参加会议的林县县委书记杨贵,感到巨大鼓舞,他对林县的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更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身为一位县委书记,更知道林县人民盼着什么,需要解决什么?和怎样解决?


林县地质构造图

林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属于华北地震带,境内断层很多,这样地表就容易被强烈侵蚀,从而形成多陡崖、峡谷。林县的大部分地域,广泛分布着石灰岩,多裂隙、溶洞,这些又导致了地表水,极易散失。再加之林县境内的太行山脉自西向东倾斜,断层地貌在林县形成的特殊地质构造,使林县形如一个漏斗,难已形成稳定的、良好的隔水层和蓄水层,这样流水漏失就特别严重。当时全县1771个自然村,基本都在深山峡谷中,打井几十米,上百米都不一定打出水不来。有一个村子打到248米,才见到一点水。

用数字来可以说明林县缺水情况:5万人只有三口井,也就是说三口水进维系5万人的日常生活。在这里只有婚嫁时,才能洗一次脸!在林县,共有耕地98.5万亩,但能浇上水的,只有1.24万亩。史料有载,从明初到民国初年的500多年间,林县发生自然灾害就有100多次,大旱绝收有30多次,百姓无法生存,甚至到了“人相食”的地步,就达到5次之多。在林县更有因水而上吊自杀的“人间悲剧”:一位老汉从清早出发,到几十公里外去担水,天黑时,才将水担回来了。刚进门不到三天的儿媳妇,在接公公肩上的水扁担时,不小心把两桶水给洒了。无奈中,全家人只好借水做饭。新媳妇自觉“罪过重大”,竟上吊自尽,以命赎“水”罪。

人间悲剧不能再重演,不能再出现。一定按照伟人的教诲和指示,为林县人民解次实际问题,以有行动基础,再次深入落实党中央和毛主席指示的县委书记杨贵,开始了对林县进行“找水存水蓄水引水”的多渠道、多途径的工作,正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一切以人民、一切为老百姓、为后代子孙着想的实际扎实的工作,让林县在各方面,都有了较大发展。仅就水的这一方面,就有了特别的一组数字:从1955年开始,林县就开始的在“水”上下足了功夫,先后建了淇南渠、淇北渠、天桥渠、抗日渠。1958年又建成了英雄渠。至1959年底,林县建成中小型渠道1364条,水库36座,池塘2397个,旱井27120眼,水井5652眼,引山泉650个,有效灌溉面积20.1万亩,比5年前增加了近20倍,干旱缺水的状况很大程度地得到缓解。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开会、参会就是学工作方法,就是领会会议精神,抓落实

这就是党的引领,党的好干部、林县人民的好县委书记杨贵的带头。正如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张全景在《县委书记要像杨贵一样勇于担当》一文所言:他务实重干,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在决定上马红旗渠之前,杨贵已经在林县当了 6 年的县委书记,在他的领导下,县委一班人已经带领林县百姓成功修建了大大小小数十座水利工程,圆了林县人民的“引水梦”,通过实绩在百姓心目中树立了权威。

这就是林县“红旗渠精神”之缘起,这就是共产党人在老百姓心中的树起的形象。

但天有不测风云,林县在1959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旱,冬天无雪,春上无雨,致使河流干涸,水渠无水可引,水库无水可蓄,不少村庄的群众不得不远道取水,林县一下子又回到了滴水贵如油的年代。

看到这种状况,身为县委第一书记的杨贵心急如焚。县委和县人委的领导们清醒地认识到,单靠在本县境内解决水源问题,显然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怎么办?

毛泽东主席早就说过,要有的放矢,要搞调查研究,要深入下去,还要眼界开阔。于是,县委书记杨贵在党委班子会上特别强调,要有大想法、大设计、大眼界,不能只看林县自已这块地方,要把眼光外移,看看周边的县,看看相邻的省市。他不仅是说,更多地是干,他亲自带领调查组去太行山考察。


深入调查,研究解决问题同,是永远不过时的!

杨贵书记来到山西平顺县石城镇。在这里,他与当地干部和水利人员深入交流,向他们请教;在这里,他听清楚、弄明白了浊漳河的水,在流经此地时,日常是25立方米每秒,汛了期,流量竟达到1000立方米每秒以上。这一实测的数据,让杨贵大喜望外,他带领党委班子成员,跑上太行山顶,来亲自听那从峡谷中,传出来了巨大的水流回响,更看到了滚滚东去的漳河水,将是林县人民彻底摆脱缺水的希望。杨贵在山顶上,指着这漳河水向党委成员们大声地说:“这是林县人民的救命水、希望水、生命水,把这水引到林县去,这是我们党委班子成员所担负的使命!把天上的水蓄起来,我们做了。把地下的水挖出来,我们做了。但这项并没有完全解决林县缺水的现状。那就把这水引进来。引漳入林,是我们为林县人民做的,应该做的、必须做的实事、大事。”


党委班子团结一致,全部想着为人民、为百姓办好事、办实事,就一定能办成事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会上的风趣的比喻,让林县县委书记杨贵明白的深奥的理论,懂得了哲学和辩证法。而伟人一再强调的要善于调查、勤于调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更让杨贵书记,获得了真知、获得了“宝贝”——“水”!

干吧!把水引到林县,一个县委书记开始了一个以人民利益至上,为了人民幸福生活,而又以人民、依靠人民群众自力更生来完成中国水利史上的伟大工程。

1959年10月10日,林县县委召开会议,正式决定把漳河的水引到林县来。在两次县委书记处会议、一次常委会议、两次县委全体(扩大)会议上,把漳河水引到林县来,都是反复论证,广泛研究的。这是一个民主决策,不是县委书记一个人拍脑门,定方案,统一领导干部思想认识,充分发挥党的集体领导,确保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引漳入林”打造“人工天河”的伟大奇迹就是这样诞生的,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昌,其带头人是县委书记杨贵

一切都经得历史考验,这也是“答题写考卷”前,集体学习、集体议题。会至深夜,一个伟大的“引漳入林”工程最终确定,于是,中共林县县委书记杨贵代表县委县政府发出了“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号召,开始了“引漳入林”打造“人工天河”的伟大奇迹!来源:互联网


2022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