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这支笔为何让贝发做

前不久,宁波企业文化知与行发展研讨会在贝发集团举行,现场气氛颇为热烈。新华社原副社长严文斌作为特邀嘉宾,与宁波文化企业一起,探讨企业激发新动能,链接新赛道的发展之路。

这也把大家的关注点,聚焦在了贝发这个中国最大的笔类产品出口商。贝发是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企业,与全球10万多家零售终端合作,市场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为全球15亿消费者产出200多亿支(套)笔及文具。

贝发的高端定制国礼笔,是各项重要会议、赛事的“座上宾”和“常客”。那么,这支笔为何让贝发做?又为何能不断圈粉?今天,我们来聊聊一支笔的故事。



一支笔,不仅仅书写、收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

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上海APEC会议、G20杭州峰会、金砖国家厦门峰会、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和北京冬奥会等盛会上,贝发用优秀的产品,向国内外嘉宾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与中国制造的实力。贝发的笔更是被作为国礼送给各国政要。

就在近期,贝发又为杭州亚运会设计了一套名叫“薪火”钢笔套装。这也是亚运会的“官方定制”。

“薪火”钢笔,以火炬为原型进行外观元素提取、复刻,更大限度还原火炬自下而上的“生长”之态,以其庄重大气、意蕴深远的造型,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的硬核力量。

事实上,贝发的笔,频频在各大盛会上亮相,可谓吸足了众人眼球。谈起这支中国制造的笔,连德国前总理默克尔也被圈粉。在2016年的G20杭州峰会上,贝发创新设计并制造了G20元首笔。这是其团队所研发制作的“明星笔”,被浙商博物馆永久性展示珍藏。

G20元首笔融入了杭州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的元素,在笔的设计和工艺水平上,都达到了极为先进的水平,得到了不少国家元首的青睐。

然而,中国制造要想在国际舞台上站台,一路可谓层层闯关。笔头和油墨生产技术工艺曾是“卡脖子”的软肋。

早在2011年,在国家科技部的组织下,贝发集团牵头承担“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计划——“笔头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课题和“圆珠笔墨水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的中油墨水课题。2015年底,课题顺利通过了科技部验收。

太钢集团提供不锈钢线材,贝发则进行精细化切割,最终研制出了高端笔头。这一战,为中国制笔行业在高端产品的市场竞争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创新永远是最佳驱动力。从1997年开始,贝发集团平均每3天申报一项新的专利。如今,历年累计申请专利2900多项,其中,圆珠笔头和墨水等专利更是打破了日本的材料垄断和瑞士的加工技术垄断。贝发用事实证明,中国也能造出和外国一样好用的笔。

可以说,这一支笔,书写字字铿锵,更是点燃精神之炬,展现了中国制造的实力。

图片

贝发文创园



宁波制造业基础雄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总数位列全国第一。贝发、大丰、音王等文化制造企业亦是实力雄厚。

当前全球文创行业整合加剧,数字化浪潮迭起。传统文化制造企业,何以链接新赛道?

贝发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从文具迈向文创,从标准化、模块化、信息化向数字化转型,形成了“一支笔、一条链、一个平台”的创新发展战略。

一方面,贝发通过建设文创产业联盟“云消费·云跨境”平台,强化供应链资源整合,大力拓展文创供应链;另一方面成立创新服务综合体,“以大带小、以强扶弱”,为中小文创企业提供产品打样、检验检测、模具开发等多项共享制造服务,破解其创新瓶颈。

比如,浙江武义隆顺工贸公司是一家生产白板等办公用品的小企业,名不见经传。在贝发集团广交会的“网上直播间”,企业产品被欧洲连锁零售商相中。为了让这家公司顺利接单,贝发不仅为其提供约300万元的供应链融资信贷,并帮助添置设备、原材料等,还派出专业团队上门进行验厂指导,提升质量管控水平。

正是贝发的“文创产业生态平台”,让小企业也有机会“借船出海”。

这家小企业的年销售额从300万元快速提升至900万元。

一边积极修炼内功,一边不断扩大“朋友圈”。目前,贝发集团服务3200多家供应链企业。近两年提供研发设计、技术咨询、培训、资金帮扶等服务数千次,帮助3300多家省内中小企业实现27亿元直接经济效益,间接带动200亿元产业规模,促进产业链新增就业1万多人。

从自我业态突破到带领行业伙伴“无畏奔跑”,贝发充分挖掘产业链的集聚效应和流量优势,打造贯通全国文创网络的“共享军团”。

在浙江,这样极具革新精神的文化制造企业不在少数。他们积极拥抱数字化改革,推动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承担起以大带小、以强扶弱、资源共享的社会责任,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贝发大客户定制展厅



小文具,大场景。小文创,大平台。

传统文化制造企业,如何让更多优质产品走到台前?这就需要掌握年轻态的流量密码。

比如,与新兴互联网企业的携手。贝发主动为bilibili设计开发文创产品,打开B站,B站定制水杯、可爱玩偶等不少文创周边,都有打上了贝发制造的烙印。

比如,与博物馆联名开发新产品。贝发与故宫博物院联名开发“青绿”文具礼盒,国风设计受到了不少年轻人的追捧。甚至连北京冬奥会爆红的“冰墩墩”联名书包,也是贝发生产,一度卖断货。

比如,创新打造消费新场景。贝发主动求变,创立线下新零售品牌“文器库”,为文创企业、设计机构及设计师打通优质文创产品走向消费者的“最后一米”。在“文器库”体验店,时尚、新潮的文具琳琅满目,尤其是中国风的设计,受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区别于传统的“人找货”电商销售模式,“文器库”通过实物展示,提供线下体验场景,实现“货找人”销售新模式,满足广大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图片

贝发文器库展厅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浙江正率先落实这一战略,以数字化改革牵引全面深化改革,率先启动数字文化系统建设,突出“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创新思路打法,支撑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

文化制造业的魅力在于多元包容。通过文化赋能和数字化转型,以贝发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制造业,不仅设计生产出一件件时尚产品,更是在释放着知难而上、拥抱变化的时代正能量,构筑起推动民族品牌立足国际市场的价值链,与全球行业同伴创造“共赢未来”。

当文化插上了数字化的翅膀,相信我们奔赴的不仅仅是生活的“诗和远方”,那更是引航中国文化产业的前行之路。

我们不妨期待,在未来,以数字制造为基、以数字贸易为脉、以数字文化为核,三者共同发力,文化企业在数字化新赛道中,将不断为大家“上新”惊喜。

2023年05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