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广州两家三多轩争正宗 曾为中国三大文房名庄之一(组图)


在文德路两家三多轩都声称自己正宗。老三多轩中堂墙面正中一幅大字就算是店铺招牌。


在老三多轩,原三多轩旧店主的第五代后人黄锦琪正在磨印泥。


  广州两家三多轩争正宗 曾为中国三大文房名庄之一

  当年店主后人建立“老三多轩”,成功抢注三多轩商标自产文房四宝

  专题策划 廖卓斌 专题撰文 时报记者 高江虹 游星宇 幸琦昕

  专题摄影 时报记者 朱元斌

  老广州很少有不知道卖文房四宝的三多轩。这间有181年历史的老字号,创立以来经历了数次搬迁和浮沉。如今,在广州“文化街”文德路上,一场新旧“三多轩”的无硝烟战争已经拉开帷幕。

  记者获悉,国营三多轩早在2000年已破产,政府将其承包给其它公司经营,原店面租给多家画档,三多轩被挤到了二楼。而三多轩旧店主的后人为了重振三多轩的声誉,建立了老三多轩,把“三多轩”商标成功抢注回来,并推出自己生产的印泥、宣纸和笔墨。

  近日有市民向记者报料,称三多轩遍地开花,不仅越秀区文德路上有两家,连荔湾区康王路也有一家,而且每家都声称自己是正宗的,“不知道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对此记者赶紧前往文德路进行了解。

  “三多轩”已转制由私人承包经营

  依据当地居民的指示,记者在文德路83号,也就是十三中门旁一溜沿街画店的最边角终于找到了“三多轩”的招牌,令记者吃惊的是这个门面不过一米见方,招牌底下是一段楼梯,原来三多轩的铺面在二楼上面。这个狭小、冷清的门面,横看竖看也看出不出名店风范,反倒叫人生出“虎落平阳”之感。

  沿着短短一段楼梯上二楼,迎面而来的是三多轩的正式木制大招牌,旁边是广州市政府所颁发的“老字号三多轩”荣誉铜牌。走进三多轩,店员热情地上前打招呼。记者看到,店面约30多平方米,层高很低,仅约2米多一些,显得颇为局促,铺面内摆满了来自各地的文房四宝,同时狭窄的店面中挂满了国画。

  在记者表示想买三多轩特制的文房四宝时,一名中年女店员不屑告诉记者,三多轩只是卖文房四宝的,并不负责生产。看到记者面露怀疑之色,该店员指着木制招牌和荣誉牌表示,该店绝对是正宗的三多轩,“这可是政府给我们发的牌”。不过,随后该店员也承认该店虽是国营,但早已是股份制。

  记者从文德路小学附近的居民处了解到,国营三多轩于1998年就从北京路搬迁到文德路83号,原来的店面是83号的整个大店面,但是后来因为经营不善,2000年就破产了,政府为保护老字号,将其承包给其他司经营。不过现在沿街的店面早就被多家画档租用,三多轩只能租用二楼的铺面。

  “三多轩”后人悄悄树新招牌

  沿着文德路往南走,就在距离这家号称正宗“三多轩”约400米的地方,记者又发现了一个“老三多轩”招牌。这是一个隐藏在广州第一工人文化宫内榕泉影院东侧的店面,不仔细还不容易找到。这家“老三多轩”据称是由三多轩旧店主的第五代后人黄锦琪建立起来的。

  “老三多轩”的店面约40多平方米,中堂墙面正中一幅大字《老三多轩》就算是店铺招牌了。在其下方挂着一张“三多轩”第三代老店主黄金海的大照片。中堂右侧柜台展示着各式宣纸、笔墨。记者注意到,与前一个“三多轩”专卖各地品牌文房四宝所不同的是,这家“老三多轩”所卖的纸笔,全部都有“三多轩”的商标字样。

  “这都是我们自己做的,品质有保证。”短发大眼睛的黄锦琪,看来不过20多岁模样。黄锦琪告诉记者,自从1957年三多轩公私合营后,除了老店主黄金海有一段时间任顾问一职,黄氏其他后人基本上淡出了三多轩。随后几十年三多轩几经搬迁、转制、沉浮,声誉受到不小的影响。然而人们不知道这些黄氏后人早就不在三多轩了,乃因为货品品质不好而责备后人把老字号越做越差。

  “背负了骂名还在其次,我们在乎的是技术和声誉,三多轩这么多年的品牌是有技术含量和信誉的。”黄锦琪淡淡地表示,自从爷爷黄金海2001年去世后,她便全力着手于开设新店,并把“三多轩”的商标成功抢注册回来,推出自己生产的印泥、宣纸和笔墨。

  清代近失传毛笔品种重出江湖

  据黄锦琪介绍,为了恢复三多轩的声誉,在开店之初她就准备重设三多轩的工厂,自己生产文房四宝。但因为经济能力关系,黄锦琪无法像创立之初那样设立“前店后厂”,现有的工厂分散在各地,如宣纸厂在安徽泾县,毛笔厂则在湖州,只有印泥是由黄家人在广州亲自磨制出来的。

  “湖州三个头牌制笔师傅有两个就在我们厂,”黄锦琪自豪地说。黄锦琪告诉记者,在开设厂房之前,她亲自到安徽、湖州探访知名的老工艺师傅,其中大多是以往三多轩多年的生意伙伴或旧熟识,曾为三多轩供货多年。这些老工艺师傅已经60多70岁了,祖祖辈辈都做纸笔,各有独门秘方。黄锦琪表示,这些老师傅被她的诚心感动,设厂恢复传统的生产工序,制作出不少精美的古法宣纸和高档毛笔。

  “这种玉荀是清代时的毛笔品种,这是我们的老师傅挖掘几近失传的工艺制作出来。”黄锦琪递给记者一款纯羊毫制成的毛笔,这款毛笔像玉笋一样,笔头比一般的毛笔要粗短约2厘米,而且扎笔的笔头很大很圆,看起来非常特别。据悉,这种笔经70多道古法工序制作而成,相当好用,画画写字均可。另外还有一款九紫一分羊还曾被广州美院的老教授林丰俗惊为“天笔”,因其软硬适手,作小字、勾线颇为得意。

  一条路新旧两招牌市民困惑难辨真假

  据悉,文德路上的两个“三多轩”招牌,颇让不少市民感到困惑。“不知道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广州文物总店工作人员鲍女士表示,看来老字号也要注重品牌保护。

  不过对于广州美院的学生来说,他们早就口口相传将老三多轩作为采购据点。记者在采访老三多轩时看到,有几名广州美院的学生前来买纸笔,其中一名男生还向同伴表示,“这是三多轩后人开的,质量比较好”。记者了解到,除了美院的学生和部分书画爱好者,目前熟悉老三多轩的市民并不多。

  对此,黄锦琪坦承目前的经营状况并不理想,加上铺租压力,老三多轩若单一卖文房四宝实际上难以维持。据悉,黄锦琪目前还开设了书法绘画等培训课程,以此补贴老三多轩的经营。黄锦琪表示将会耐心守着店面,等待三多轩的品牌在人们心中重树信心。也就是说,一条路两个“三多轩”仍将继续“争正宗”经营下去。

  威水史

  三多轩后人说三多轩历史

  曾为中国三大文房名庄之一

  据三多轩后人黄锦琪介绍,三多轩创立于道光年间(1825年),由黄其佩一手创办,至今已近200年历史。

  黄其佩原是染色纸工匠,租了高第街的三多轩熟药店后座做工场,后又买下其整个店铺。熟药店原名“三多轩”意为“多福多寿多丁”,黄其佩执掌店铺后,则以宋代欧阳修的“文有三多:做多、想多、商量多”来注解店名。

  “三多”指做多想多商量多

  店业传到黄其佩之子黄润培时,改为专营色纸、宣纸、色笺、雅扇等文房四宝、文具用品的笺扇庄,与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并称为中国三大文房名庄,在省内和海外华侨聚居地名气很大。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三多轩业务在黄金海管理下发展至颠峰。据说,孙中山、宋庆龄常来三多轩装裱字画;省政府公用或私赠北方军阀的礼品均交由三多轩督办;叶恭绰、谭延闿、连声海、香翰屏都为三多轩题写招牌;宣统皇帝溥仪的老师梁鼎芬、梁启超、康有为、区大原、朱汝珍、商衍瑬等都是三多轩的常客,经常购买绫绢信封、加工纸;著名粤剧演员马师曾花50大洋买一盒三多轩箭簇印泥——在当时,1块银元就可买到20斤大米。陈济棠赠送给段祺瑞、吴佩孚等北方军阀的寿礼亦指定由三多轩精制;广西、广东、海南、湖南的寿屏生意全由三多包揽经营;广东国画研究会、岭南画派都以三多轩为专业供货店,指定会员、学生来店购买。

  人均创利曾占全国首位

  近两百年来,三多轩曾三次搬迁:最初是因1958年北京路扩建,从高第街221号(今高第路56号)迁到北京路320号、322号。1994年至1996年,三多轩人均创利占全国“老字号”企业的首位。

  1996年以后,侨房租金飚升,因不堪重负,一直租用侨房经营的三多轩经营效益急剧下降。1998年1月,因华侨业主收回一半经营场地,三多轩被迫迁往文德路83号,当时的经营相当艰难。

  由于亏损,2000年10月,东山区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决定暂时让三多轩停业。同年11月底,广州东宁实业公司接管三多轩,对其进行改制。“改制”后的三多轩以新面目重返文德路83号,但铺面已完全不是早前的铺面。


2006年05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