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八咏楼下制笔人

    古子城、八咏楼、保宁门……这条街市,在慢条斯理中渐渐呈现出一些古意。虽然,这种古意还透着些翻新的印记,但那种具有中国符号的样式和气氛已渐次浓郁。而像信利笔庄这样的特色小店自自然然待在街头一角,好像它本身就该在这里似的。

    前前后后,去笔庄多次,看店的不是一个老头,就是一个小伙,或者是一老一小两个女人,小女人手中还常常抱着个婴儿。这家人说的普通话不太容易懂,可神情却是单纯而和善。他们是外地人,说话做事都保持着一种谨小慎微。面对顾客,不论大小,都尊称老师。而老板翻开随身的小册子,他们的“老师”密密匝匝写满了整个本子。其中,还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而他们做生意也结交了一些朋友,四个字的店名也是浙师大的资深书法老师题写。

    这是一家父子店,父亲叫陈冬明,儿子叫陈小高,他们来自江西省进贤县文港镇周坊村。说起这个文港镇,可是大有来头。据称,清代乾隆年间,北京李福寿、上海周虎臣、武汉邹紫光、湖州王一品,号称中国四支笔。其中周虎臣与邹紫光,分别为文港镇周坊村与前塘村人。

    在周坊村,像陈冬明父子一样,祖祖辈辈都靠毛笔维持生计十有八九。现在毛笔产业的收入是这个村庄的主要收入,周坊村也成为了文港镇上远近闻名的“笔头村”。在文港镇上还有笔杆村、皮毛村等数十个与毛笔产业相关联的村庄,文港人按毛笔的制作过程划分了若干道工序,每个家庭作坊、每个村庄、每个企业各自在每道工序上为自己定位,由此形成了与毛笔相关的产业群。

    要让陈冬明父子说说清楚周坊制笔的历史,可是件难事。他们只知道,父辈的父辈都是靠这个维持生计,而手艺也是家传口授,密不外泄的。能够走南闯北的周坊人,在村里都算机灵的。陈冬明的两个儿子分别在金华、绍兴开有笔庄,而他的亲家的3个儿子,也都是制笔这一行的。

    在10多年前,陈冬明就以金华为驻点,长期在此售笔、制笔为生。直到2000年,才在八咏楼下租了店面开起笔庄。之所以选择金华,陈冬明颇有感触。他首先觉得金华是座古城,到全国各地提起来都略知一二。而从毛笔这个角度讲,进贤县人虽然跑遍全国各地,但主要的市场还是在江浙一带,因为这些地方,热爱书画与使用毛笔的人口明显高于其他地方,而金华同样如此。另外,他觉得金华人很厚道,不排外。他们一家在这里觉得宽心、舒坦,无拘无束。

    作为文房四宝之首的毛笔,书画人士历来很看重与讲究。历史上,许多书画高手同时是制笔专家,人称笔客。据称,最大的笔客是乾隆,

最早的笔客是王羲之,最有名的笔客是王勃。而今人想寻一支好笔,也是可遇不可求。现在的市面上在制笔售笔的人,大多对此一知半解,充其量只能称之为笔商。而像陈冬明父子,我认为是笔匠。陈冬明说,制笔是因为爱笔。爱护笔就像爱护生命。有此态度,也反映了他们作为制笔业的能工巧匠可爱的一面。

    陈冬明说,制笔的人一定要心细如发,脾气暴躁就搞不好。制笔一般三年出师,而笨一些的人,十年可能也难成气候,最多做些粗活。他说,制笔的大多数工序在水里进行。而初学时,手指作垫,往往被锋利的刀片割破,血染水盆。所以,这玩意不用心不行。

    从背着笔袋闯荡江湖,到古城一隅落地生根,陈冬明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孩子这辈能安居乐业。他说一年卖几千支笔,赚不了多少钱。但农村人,有一技在手,能养家糊口就开心了。可惜自己只读了两年小学,儿子也念到初中毕业。如果自己的子孙,能够用上自己的毛笔,当个文曲星,才好呢。来源:金华晚报 文/图 记者 琚红征
 


2006年0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