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它行业不同的是,奢侈品行业已成为近年来全球经济走强的象征。由于大多数地区的买卖都很活跃,那些生产高档手袋、手表、珠宝及其它奢侈品的企业巨头们,去年普遍取得了两位数的销售和利润增长。
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也是奢侈品行业出色业绩的推动力之一。
在西方很多行业都在为来自中国低成本生产商的竞争而焦躁不安之时,奢侈品行业却正忙于向中国新贵阶层出口法国、意大利与瑞士生产的产品。
美国的消费者信心表现强劲,也使得美国出人意料地成为奢侈品行业的重要增长来源,其中美国南部和西南部起到了更大的作用——它们持续吸引美国富人离开纽约及其它冬天寒冷的大城市。
有些公司在西欧国家取得了不俗业绩。例如,意大利私营服装企业杰尼亚(Ermenegildo Zegna)报告称,2005年它在德国的零售额增长了31%。
由于全球经济全面走强,更关键的是,没有爆发类似非典(Sars)这样可能破坏旅游业并改变富有阶层消费模式的灾难,那些依然控制奢侈品行业大半江山的家族和老板经理们的影响力得到了壮大。
今年3月份,在《福布斯》(Forbes)杂志公布的年度富豪排行榜上,法国路易威登轩尼诗(LVMH)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兼控股股东伯纳德?阿尔诺(Bernard Arnault)名列第7,预计他拥有的财富价值215亿美元。他2005年的排名为第17位,而1997年仅排名第94。
虽然身为法国野心勃勃的内政部长尼古拉斯?萨尔科奇(Nicolas Sarkozy)的支持者,但阿尔诺并不打算利用财富来提高自己的政治影响力。
这是他与商界人士迭戈?德拉瓦莱(Diego Della Valle)的不同之处,后者领导并掌控着意大利制鞋商Tod’s。在意大利4月份大选之前,德拉瓦莱对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意大利前总理——译者注)提出了尖锐批评。有关Tod’s将遭遇报复性联合抵制的传言显然没有变成现实——实际上,该公司2006年第一季度的本土销量上升了15%。
2006年迄今为止,奢侈品行业的增长并未出现明显放缓迹象。好几家企业发布了乐观的业绩报告,其中包括LVMH、瑞士历峰集团(Richemont)、法国巴黎春天(PPR)、Tod’s以及美国箱包生产商Coach。LVMH旗下品牌包括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豪威(TAG Heuer)和DomPéignon;历峰集团是卡地亚(Cartier)珠宝、江诗丹顿(Vacheron Constantin)手表和万宝龙(Mont Blanc)钢笔的制造商;巴黎春天是古姿集团(Gucci Group)的所有者,而Coach则是过去5年来该行业投资者的一个成功传奇。
不过,奢侈品生产商的股票在上个月的股市动荡期间表现不佳,它们在2005 年和2006年初所得的巨大涨幅大多回吐了出来。这一下跌在一定程度上与汇率有关。据JP摩根(JP Morgan)分析,奢侈品行业尤其容易受到美元汇价波动的影响,因为该行业约30%的销量来自美国消费者,或者那些使用与美元挂钩货币的消费者。
美元兑欧元汇率最近出现下跌,尽管出口价格相应上涨会减轻一些痛苦,外汇对冲交易也会延缓其影响,但美元的贬值肯定会降低奢侈品生产商从国外汇回的出口利润。
不过,美元走软只是几个可察觉的威胁之一。在美国,住宅市场增速放缓和利率持续上升,可能放慢消费者的大额开支。不过,汇丰(HSBC)坚持认为,从2004年至2009年,预计美国的奢侈品销售额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2%,高于全球9%的预期增长率。
汇丰将这一乐观前景归功于预期中的美国人口增长、拉美裔消费者的崛起、年轻美国人自我放纵的意愿以及欧洲出口商的营销方式有所改善等。
汤姆?福特(Tom Ford)董事长多梅尼科?迪梭(Domenico De Sole)表示,前期支撑全球奢侈品行业的经济环境异常有利,而最近股市下跌本身并不足以终结这一环境。
“美国经济仍运转良好,亚洲经济正蓬勃发展,日本的表现也有所改善。”
乔治?阿玛尼(Giorgio Armani)集团商业和营销主管约翰?胡克斯(John Hooks)表示,传统上而言,美国股市的走势与消费者购买阿玛尼产品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可能与房价走势也有关系。
然而,他表示,虽然美国消费者信心现在可能很难预测,但大西洋对岸一个沉睡的巨人终于苏醒了:那就是欧元区最大的经济体德国。
阿玛尼计划增加在德国的店铺,以便充分利用该国经济状况改善的良机。它甚至可能向柏林挺进——自从德国统一以来,该市的经济一直举步维艰。胡克斯表示,他过去对柏林的高端消费能力表示怀疑:“我总是说,等到汉莎航空(Lufthansa)开通直飞纽约的航班,我才相信柏林的消费能力。”那一天还没有到来,但胡克斯还是被这里吸引了。“可能现在正是时候,这里的租金还未上涨。”
奢侈品行业观察人士的另一个担忧,与该行业大规模并购活动的潜在回报有关。上世纪90年代末和本世纪最初几年,该行业出现了收购狂潮。而人们再度开始猜测爱马仕国际(Hermès International)的前途,绝好地证明了市场的预期,即并购交易热潮可能再次出现。然而,爱马仕首席执行官帕特里克?托马斯(Patrick Thomas)在2月份曾向英国《金融时报》表示,公司控股家族在中短期内不打算将公司出售。
对并购顾问交易需求若渴的投资银行界也打起了意大利珠宝商宝格丽(Bulgari)的主意。该公司控股家族成员兼首席执行官弗朗西斯科?特拉帕尼(Francesco Trapani)上月在接受《意大利金融日报》(Milano Finanza)采访时,曾带着嘲讽的口吻表示,谁要想收购宝格丽,得拿出大约40亿欧元。他还补充道,这种收购可能对LVMH、历峰集团、巴黎春天和斯沃琪集团(Swatch)有意义。
人们也在猜测和分析其它一些交易组合,可信度各有不同。这些交易包括:LVMH与克里斯蒂安?迪奥(Christian Dior)的合并——前者是后者的母公司,后者则是迪奥品牌的所有者。还有对美国珠宝商蒂凡尼(Tiffany)的收购交易——该公司的控制权并没有掌握在一家股东手中,这在业内非常罕见。此外,当乔治?阿玛尼退休,或如果他退休,阿玛尼集团将会发生何种变化?这一悬而未决的问题也是另一个战略遗留问题。
汇丰银行表示,尽管规模较大的集团正在累积资金,但仍有很多理由去质疑有关疯狂收购的时代即将重现的说法。汇丰表示,奢侈品行业不太可能出现变革性交易,因为在一个品牌独立性至上的行业中,规模扩大不一定会带来成本节约或其它效应。另外,汇丰暗示,仍有许多表现较差的品牌在拖累这些规模较大的集团:“四大巨头(LVMH、巴黎春天、历峰集团和斯沃琪)的品牌组合中,仍充塞着一些增长率和利润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资产。”汇丰总结称,在支持这些公司进行更多并购交易之前,对上次并购热潮存有糟糕记忆的投资者会希望看到公司改善这些弱势资产(品牌)的业绩,或者把它们出售了之。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亚当 琼斯(Adam Jones) 译者/牛薇 梁艳梅
2006年0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