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创造“积土成山,集腋成裘”。在6月23日召开的“上海发明协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上,一份《关于设立“上海发明基金会”的倡议书》引发了无数与会者的共鸣。这份仅200余字的《倡议书》没有半句豪言壮语,朴实得如同它所寄托着的美好愿望:让一朵朵根植于民间的创新之花竞相开放。
在上海,人们也许很少听说农民造飞机、工人造汽车式的“疯狂之举”,然而一股来自民间的创造激情就在你我身边涌动,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创新力量。去年,上海非职务发明申请专利4829件,占全市专利申请总量的15%,同比增长17%。这其中,既有十来岁的中学生,又有年近八旬的退休老人,可谓“黄发垂髫”皆创造。
对于这个自发创新的群体,创新不是任务,而是一种抑制不住的冲动。上海大学学生施文彦、耿翔、钟海舰在文献中发现电子束可产生氧化性物质,随即萌生了利用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的想法。如今,三人开发的废水处理装置已成功应用于某化工企业的废水处理,处理率高达80%,比传统方法提高了3倍,一举摘得“2005年上海高校学生创造发明一等奖”。
施文彦告诉记者:“对我们来说,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看一看,时时做个有心人,并最终把想法转化为实际应用,就是创新的全部意义。”春去秋来,强烈的好奇让他们每天12小时驻足于实验室——夏天,没有空调,就顶着高温挥汗如雨;冬夜,冷得刺骨,尽管双脚没了知觉,却依然坚持着。
上海发明协会名誉副理事长李树钧见证着近年来申城“草根”创新力量的蓬勃发展:“‘上海市青少年创造发明设计竞赛’从1995年至今
,每年都有不下10万人报名参与,最多的一年竟达43万人次;在连续12届的‘上海实施发明成果优秀企业家、优秀总工程师奖’评选中,累计共有800项发明成果成功产业化,实现产值821.31亿元。”也就是在申城广泛开展的各类创新竞赛中,普通人的创造愿望得到了尊重,创新能力得到了肯定,“创新有功,创造光荣”的认识蔚然成风。
创新从我做起。谁都不能否认,民间发明蕴藏着无限潜能。古今中外,拉链、圆珠笔、带橡皮头的铅笔,全都是群众发明的灵光闪现。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申城1700万人中,总有那么一些充满智慧的心等待被发掘。然而,与从事专业创新的“国家队”相比,“草根”创新的过程更加艰辛。上海发明协会在对本市非职务发明的现状调研中发现,35%的发明人感觉仅靠个人能力和资金实施技术转移困难重重,52%的发明人在自行转化中迫切希望得到专家的指导。针对这些困难,筹建中的“上海发明基金会”将为那些待字闺中的民间发明助一臂之力。
2006年0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