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温州文化产业发展谋求升级

  温州模式“小商品、大市场”的标签下,温州文化产业虽有诸多“国字号”金名片的辉煌业绩,却也同样苦于小商品经济的“天花板”困境。怎样突围,推动我市文化产业升级?昨天,参加温州文化产业发展论坛的领导、学者和企业主,就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开展了理论与实践的研讨。

  我市文化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目前已经拥有“中国印刷城”、“中国礼品城”、“中国制笔之都”、“中国商务礼品生产基地”和“中国教玩具之都”等5张“国字号”金名片,三个具有温州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和三个专业市场。全市从业企业有3000余家,从业人员达20多万人,年产值达300多亿元。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曹国旗在昨天的论坛上指出,近年来我市按照建设“文化大市”的目标要求,充分发挥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实力较强、市场机制灵活和民间资本充裕等优势,使文化产业发展保持良好的势头,但规模不大、层次不高、实力不强仍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举办这次文化产业论坛,就是通过高层次的研讨与交流,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决策参考和实践借鉴,推动温州文化产业升级,实现新的跨越。

  国家工商总局市场司司长张经、省文化厅文化产业和电影处处长陆耀亭、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胡惠林在论坛上作了报告。


2006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