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是为解决中国贸易失衡而开出的处方。但是在短期内,升值可能会加剧这种失衡,因为升值增加了庞大的加工产业在境内所产生的附加值。为了减轻这种效应,亚洲的货币应与
人民币共进退。中国是个巨大的贸易国,2005年贸易(出口和进口)总计达到14220亿美元,占GDP的65%,1994年-2006年中国贸易总值占GDP百分比的比重呈爆炸性增长。
加工贸易造成宏观失衡
然而,中国贸易的特别之处除了其规模之外,还有其构成的方式。你可以把它看成是由两个独立的经济体所组成的,一个是“实际”的经济:一些公司为获得动力而进口燃料,为工厂进口机器设备,为办公室进口文具,还有一些公司制造产品并远销海外;而另一个经济则是由加工企业组成,它们所做的事就是进口,加工组装然后出口。这两个经济规模相当——各占总贸易的50%左右,二者都在迅速增长。
然而二者间的区别在于中国的“实际”贸易已经连续数年处于逆差了,2005年缺口达到404亿美元,相当于GDP的1.8%。而加工业贸易的顺差则逐年增长——2005年顺差为1430亿美元,相当于GDP的6.4%。换言之,中国的加工业贸易已经具备了发达经济体的特征:拥有一个成熟的制造业基础,享有顺差。而其“实际”贸易则还是像一个普通的发展中国家,进口超过出口。
加工业的出口和进口保持同步增长,是因为企业需要进口零部件来满足出口订单的需求。自1994年以来,加工业贸易几乎是持续在提速,这是亚洲供应链重新整合的结果,而且在2001年之后,中国的入世进一步降低了贸易壁垒。
目前,加工业贸易的同比增速仍然达到20%,其顺差也正在无休止地膨胀,现在大约每个月增加130亿美元。这其中小部分原因可能是制造企业更多地从国内采购。但是,这种进口的替代行为不太可能形成规模,因为自2001年起,加工后出口对加工进口的比率一直稳定在1.5左右。
加工业顺差增大的主要原因很简单,就是加工业务增加了。自2000年起,以美元计的加工业贸易总额增加了两倍,其顺差也增长了同样的规模,但总体经济却“仅仅”翻了一番,这意味着加工贸易这个婴儿已经长到婴儿车容纳不下的地步,造成了宏观经济的严重失衡。
人民币升值会扩大贸易顺差
对付庞大贸易顺差的传统政策是升高汇率。其中的道理简单直接:中国出口产品的外币价格将上涨,其它国家就会减少从中国的进口。同时,中国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有了更强的购买力,将可增加向国外供货商购货,从而拉动进口。
假设售出商品数量的变化超过价格的变化幅度(经济学家通常都会作此假设),那么产生的净效应就是中国的贸易顺差减少。这是理论上的情况——在实际中,我们认为短期内情况会相反。换言之,人民币的升值将使以美元计的贸易顺差进一步增大,而且并不仅仅是由于反向的J曲线效应。
会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加工业的运作方式。我们从这个角度来想一下:人民币对美元、欧元和日元(主要出口市场货币)升值确实会使在中国加工的商品成本上升。但如果人民币同时也对中国的投入品供应国的货币(即其它亚洲国家的货币)升值,那么人民币的购买力将上升,中国企业的投入品成本会下降。
我们来举个例子,假设在中国组装的一台笔记本计算机以1000美元的价格卖到美国,该价格的组成明细如下:400元人民币(50美元)利润,1200元人民币(150美元)劳动力成本和其它固定成本,还有800美元为进口零配件。假设中国政府决定将人民币升值20%,对美元比价从8调至6.7,而其它亚洲货币的汇率不动。
这家企业原先要支付6400元人民币来进口零配件,而现在的支出减少了17%,为5333元人民币。再加上本地的成本(以人民币计的数值不变)和利润(以美元计的数值不变,以人民币计的减少),结果笔记本计算机的成本有所上升,但仅仅达到1030美元。
首先要指出的是,20%的升值仅仅将笔记本计算机以美元计的成本增加至1030美元,涨了3%。这意味着与计算机的美元价格随着人民币升值上涨20%相比,其所引起需求方面的反应要小得多。
这并不是什么新的研究成果——但还是值得强调一下,因为似乎不是所有人都记得,人民币的升值对于许多中国产品的最终价格的影响将是非常小的,由此对于中国的加工出口总价值的影响也将极为有限。不过我们还可以更深入一步。我们注意到,加工组装的笔记本计算机的单位附加值增加了。进口和出口价格之间的差值原先是200美元(1000-800美元),而如今在升值后是230美元(1030-800美元)。
当然,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也会体现在数量的变化上——如果笔记本计算机更贵了,中国卖出去的数量就会减少。少多少呢?这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不过我们姑且假设弹性系数为1。换句话说,产品价格每上升1%,会导致在美国等国家销售的商品量下降1%。假设中国原来向美国出售1000台笔记本,而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0%后会出现的情况。笔记本计算机的价格将涨到1030美元,而售出的数量将跌到970美元。
按照这些数字来计算的话可以得出,人民币升值20%的结果是加工组装笔记本的贸易顺差扩大11.6%,从200000美元增至223100美元。换言之,在加工业,以美元计的情况下,人民币的升值所产生的效应与理论所预测的结果正好相反。以人民币计的顺差确实是减少了,但幅度很小。人民币升值的这一结果并非众所周知。
大幅升值对顺差影响无足轻重
是的,我们在这里确实做了一系列假设。首先,我们假设国内以人民币计的成本(工资等)保持不变,没有进一步被压缩的空间。从我们所了解的中国劳动力市场状况来看,这种假设应该比较合理。事实上,成本在上升——尤其是制造业的劳动力,自1998年起实际工资率一直在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
随着28岁以下的劳动力供应(由加工企业雇佣)继续吃紧,我们预计工资上升状况还会持续。这意味着国内生产的附加值增加。
其次我们假设加工企业能够保持其目前的美元利润水平。在现实中,制造企业的利润可能会受到一些挤压,但我们认为这里变化的空间不大。
第三,如我们在上面所指出的,我们假设该加工产品的国内增值部分仅占20%。投入品成本占最终价格的比重越大,价格受到汇率变动的影响就越大,而国内附加值顺差的相应增加幅度就越小。一般来说,加工产品越是高端,国内附加值就越低,升值带来的额外顺差就会越小。显然,中国出口的商品种类繁多,很难统计一个总的数字。
第四,我们假设当人民币升值时,其它亚洲货币未对美元升值。这种假设不太合理,因为在人民币变化下,亚洲其它货币很可能会升值。如果这些货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与人民币完全相同,那么中国的最终出口价格还会更高——因为以美元计的进口投入品成本将提高20%(即800美元x120%=960美元),尽管人民币成本没有变(在6.6667人民币兑换1美元时960美元=6400人民币)。但是,如果弹性系数仍然假设为1,加工业的顺差将会缩小。在人民币和中国的亚洲供应国货币同时对美元升值20%的条件下,顺差将缩小3.4%。
基于以上的假设,亚洲货币和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越大,中国的加工业贸易顺差就变得越小。但是亚洲货币和人民币即使同时升值35%,也只会使中国的加工业贸易顺差削减5.3%(至少在我们的例子中是如此),其影响实在是无足轻重。
结果取决于其他经济体的竞争力
那么升值对于实际贸易账户的影响又如何呢?从短期来看,可能会出现反向的“J曲线效应”,也就是逆差缩小。原因很简单,决定进口和出口数量的合同都是事先签订的,所以如果人民币升值,进口的量不会增加,但商品的人民币总价会降低,从而推动“实际”贸易的赤字减小。
不过,J曲线的效应很难预测,而持续的时间可能是几周、几个月或者几年。至于中期的效应就更难预测了。进口企业的购买力会增加,从而刺激进口,尤其是原材料的进口。
但另一方面,虽然美国、欧盟、日本的买家可能会有动力去寻找它国的供货商,但问题是何时能够找到——这可能需要花一些时间。中国目前拥有大量的投资,高效的基础设施,宽松的制造业管制,此外内地一些渴望快速发展的地方政府提供廉价的土地,对劳动法规的要求却睁一眼闭一眼,这都使得许多公司保持其竞争力。
其它对人民币升值效果的研究通常得出的结论是经常账户顺差会缩小。2005年7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一项研究认为,人民币对所有货币升值10%将使经常账户的顺差减少1%。其它的一些研究则认为顺差将减少75亿-580亿美元不等,结果的差异源自一些假设的条件不同,如亚洲货币升值多少,会出现何种政策响应,贸易弹性系数是多大,出口企业在定价方面的发言权有多少(不仅是中国,也包括中国向其进口原材料的亚洲国家)等等。
但归根到底,未知因素还是为数众多,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决策者们如此小心翼翼的原因。要升值对中国的贸易顺差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一个先决条件是它能促使制造业(包括加工业和“实际”产业)向境外转移——而这还要依赖于候补的国家和地区变得有竞争力。简而言之,中国的失衡还将进一步加剧,甚至可能严重恶化,而后才开始好转。 来源: 证券日报
2006年11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