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浙江网12月31日电 日前,从“中国制笔之乡”桐庐县分水镇传来好消息:作为国内圆珠笔生产中的两大关键技术之一的中性笔油墨研发,已被攻克。这不仅打破了国外企业在这一领域的长期垄断,还将大大降低分水制笔的成本。
自主创新油墨瓶颈终被攻克
“我们终于可以用上自己研制的中性笔油墨了!”尽管目前这种自行研制的油墨还没有正式投放到生产领域,但它将带来的成本大幅度削减的前景,已经让分水的制笔人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
中性笔是目前国内外最流行的一种新型书写工具,但由于中性笔墨水生产技术含量较高,其主要工艺技术一直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国内众多制笔企业只能通过进口国外墨水进行生产。为突破油墨这个困扰国内制笔业多年的瓶颈,分水镇成立了专门的制笔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并与浙江大学联合成立了油墨研发中心。研发中心经过两年的技术攻关,不久前,终于开发出适合国内中性笔企业需要的中性墨水,并通过有关部门检测,其稳定性与黏稠度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指标。
据分水镇镇长助理李辉毅介绍,作为中国制笔之乡,分水镇近几年每年要消耗中性笔墨水550吨。过去,这些墨水全部需要进口,价格高达每吨8万元。而且这些油墨必须配备国外的笔尖,这无形中又大大增加了制笔企业的生产成本。而分水新研制成功的中性笔墨水,售价仅为每吨5万元左右。今后如果分水的企业全部使用这种国产中性笔墨水,每年分水制笔业至少能省下1600万元成本。按每支笔耗油墨0.7克计算,生产一支中性油墨笔可以节约成本两分钱。
借助外智手工绘模成为历史
“打开电脑,鼠标敲敲,不一会儿,一张精美、清晰的圆珠笔模具图形便呈现在电脑屏幕上。”现在已学会运用电脑软件设计制笔模具的老张,想起他刚刚看到电脑设计模具时的情景,仍然兴奋不已。他告诉记者,以前镇上企业设计模具,都是依靠人工画,凭老经验想,既缓慢又不准确,利用这些模具制造出来的笔杆也总是毛毛糙糙的。不久前,镇里投资50万元,与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联合研制开发了“制笔精密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并成功投入运行。他和几位老设计者上电脑一试,不仅省时省力,还大大降低了制笔模具的报废率。
通过借助外智开发专门的绘模软件,分水制笔走出了依靠手工绘模的历史,大大提升了分水笔的品质,也为制笔人赢得了更多的收益。一家已经运用此项技术开发了4套模具的制笔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应用新软件设计模具,开发周期比以前缩短了3倍。制笔企业普遍应用新技术后,预计分水镇每年可以增加产值5000万元,增加利润300万元,增加利税200万元,增加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
以民引外一流好笔诞生分水
面前摆着一盘笔芯和笔杆,每人手里拿着一个橡胶小锤,将笔芯放入笔杆中,轻轻敲上几锤,一支圆珠笔就生产出来了……类似这样的套笔场景,以后在分水会越来越难看到了。不久前,分水镇通过“以民引外”,与外企联手引进了一条国外先进的圆珠笔生产线,实现了圆珠笔生产全自动化。
据了解,分水镇引进的这家外国企业名叫STYB公司,它是西班牙规模最大的制笔企业之一,产品销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记者在这家企业的生产车间看到,引进的生产线完全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制模、注水、装配等生产环节基本不需要工人参与,两位技术工人只需站在一旁观察机器的工作情况。据公司负责人介绍,这条流水线是目前国际上一流的制笔生产流水线,日生产量可达3万支,而分水最熟练的套笔工一天也只能套出3000支笔。
STYB公司的进驻,给分水制笔带来的不仅仅是产业上的拉动,更多的还有理念上的提升。目前,分水镇已有越来越多的制笔企业开始考虑并着手与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地联系,引进先进技术,以提升自己制笔档次。对此,分水镇党委书记胡寿如很是自豪:“现在,我们分水不仅是制笔的数量提高了,而且可以很自信地向世人宣布:分水可以制造出世界一流、国内最先进的好笔了!”(作者:陈玮、程大鹏、潘连魁)来源:杭州日报
2007年01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