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商务部在京发布《中国品牌发展报告(2006)》(以下简称《报告》)。这是我国政府部门首次就中国品牌发展发布的年度报告。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和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为该书作序。
《报告》由开篇、综观篇、行业篇、地方篇、企业篇、案例篇、政策篇、国际篇、理论篇、资料篇等部分组成,重点介绍了我国品牌发展的基本状况,分别对行业、地方和企业的品牌发展进行了分析,收集了我国62个品牌创建的成功案例,介绍了15个国家和地区支持品牌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出了我国发展品牌经济的思路和建议。
《报告》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过了品牌经济启蒙阶段和品牌经济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品牌经济的提升阶段。但我国品牌发展的总体水平与我国经济和贸易的发展程度很不相称,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一是品牌知名度不高,二是品牌资产价值有待提升,三是品牌国际化进程缓慢,四是品牌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五是缺乏先进的品牌理念,六是缺乏品牌经营长远战略,七是品牌经营策略有待完善,八是品牌资产运作不够成熟,九是缺乏品牌危机的管理经验。
《报告》认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品牌经济势在必行。《报告》提出,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着手加快我国的品牌建设。从宏观层面,要努力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品牌发展支持体系,包括建立健全品牌保护和推广制度,制定品牌培育和宣传政策,开展品牌评比认定,发挥中介组织作用等。从企业层面,要从注重产品的客观质量转变到注重产品的感知质量和品牌体验,要从注重短期利益转变到注重长远利益,要从注重广告转变到超越广告,要从注重竞争转变到注重合作,要从注重本土化转变到注重国际化,要从一次性创新转变到持续创新。
附件:1、薄熙来为《中国品牌发展报告(2006)》所作序言
2、厉以宁为《中国品牌发展报告(2006)》所作序言
来源:商务部新闻办公室
2007年0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