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存世稀少弥足珍贵 文房之首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连字都很少写,更不要说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了。毛笔如今已经在现代人的生活中越来越少见了。但是作为“文房四宝”之首,毛笔的独特历史文化意义赋予了其特殊的收藏价值,再次展现出光芒。

    蒙恬成就今日毛笔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很早就出现了书写用的笔。根据一部分甲骨文判断,中国在夏商时期就已经有了原始形态的笔。到春秋战国时期,笔已经十分普及了。那时笔的名称繁多,例如吴国叫“不律”,燕国叫“弗”,楚国叫“幸”,秦国叫“笔”。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统一了名称,于是“笔”就成了定名,一直沿用至今。

    据后唐人写的《中华古今注》里说:蒙恬对毛笔的笔杆、笔毛用料和做法都有改进。公元前223年,秦国大将蒙括带领兵马在中山地区与楚国交战。为了让秦王能及时了解战场上的情况,蒙恬要定期写战况报告递送秦王。那时,人们通常是用分签(即为硬物)蘸墨,然后再在丝做的绢布上写字,书写速度很慢。蒙恬虽是个武将,却有着满腹文采。在文思泉涌的时候,没有顺手的书写工具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于是蒙恬就萌生了改造笔的念头,随着作战的推进,这个念头越来越强烈。

    自古武将就喜欢打猎,蒙恬也不例外。在战争的间隙,蒙恬有空闲就去野外打猎。一日,他打了几只野兔子回军营。由于收获不少,拎在手里比较沉,就有的兔子拖在地上,血水在地上留下了弯弯曲曲的痕迹。蒙恬见了,心中一动。回到营房之后,蒙恬立刻剪下一条兔尾巴,把它插在一根竹管上,试着用它来写字。但新兔毛并不吸墨,在绢上写字如同画符。蒙恬又试了几次,仍然不成功。一气之下,他把那支“兔毛笔”扔进了门前的山石坑里。

    过了几天,蒙恬路过山石坑时,看到了坑里那支“兔毛笔”。虽然经过了几天的日晒雨淋,兔毛反而看着更蓬松了。出于好奇,蒙恬将它捡了起来,用手指捏了捏兔毛,发现兔毛湿淋淋的,毛色变得更白更柔软了。蒙恬又将这只“兔毛笔”带回了营房,往墨汁里一蘸,写起字来非常流畅,字体也显得圆润起来。

    浙江湖州(今吴兴)地方人,采用嘉兴路山羊毛制作羊毫笔更是得到广泛认可,“湖笔”早在明清时期就成为全国最著名的毛笔品种,列“文房四宝”之首。来源:北京商报


2008年0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