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王一品,湖笔的现代传承

  传统毛笔行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困境,成为当今的“非主流”行业。作为有着260年悠久历史的老字号企业,“王一品”的前景指向何方?

  早先,它叫“王一品毛笔店”,1961年郭沫若来访,题名为“王一品斋笔庄”。“斋”意指商店,“笔庄”则指工场,暗含着传统湖州毛笔行业前店后场的模式。而今,王一品是目前湖笔行业最大的老字号企业,算起来已有260多年的历史。

  在湖州市红旗路上,王一品寂寞而执拗地存在。这当然不是王一品最早的那个老门面,1990年,从部队转业回来的许阿乔被任命为王一品的总经理时,这家历史悠久的笔庄甚至没有自己的厂房和店铺。许阿乔四处奔忙,想方设法跑来了300万元资金,才购置了而今这幢小楼。

  传统行业或多或少都面临着发展的窘境。据了解,解放初期,原本百年历史以上的中华老字号企业有16000多家。1990年,内贸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有1600多家。然而,到2006年商务部重新核定中华老字号时,首批只有420家。

  曾经作为中国人的主要书写工具,毛笔在科技发达的今天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从钢笔、铅笔、圆珠笔到无纸化办公,传统毛笔行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困境,成为当今的“非主流”行业。

  老字号要不要搞技术创新?

  说起湖笔,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传说中,秦代的蒙恬将军改造毛笔后,将制笔工艺传授给了湖州善琏的民女卜香莲。这个叫做善琏的小镇而今依在,仍以家家户户做湖笔而出名。

  清代,善琏出了一位王姓老笔工,制作的毛笔书写流畅、不易脱毛,受到许多读书人的喜爱。历史记载,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朝廷大考,老笔工照例携带一批精致毛笔到京城售卖。一位考生买了他的一支羊毫笔,书写起来得心应手,中了头名状元。这个消息传遍整个京城,后来人们都把他卖的笔称为“王一品”。

  王家的制笔工艺一直传到第9代(大约上世纪20年代),9代之后王家没有儿子,由于只传男不传女的行规,王家把工艺传授给了一个叫做周德臣的人,并索性将王一品的字号以300块大洋卖给了他。

  解放初期,继承了王一品制笔工艺的周德臣之子周承仁远去美国,并于2005年在美国病故。不过,公私合营后,工艺却由一批老艺人传承下来。

  “制作湖笔,首先毛料的选择很重要。制作过程中,小小笔头按照传统,有72道工序,少一道都不行。”许阿乔介绍。

  在制作工艺和制笔技术上,许阿乔有个特殊的理论:老东西的价值就在一个“老”字,因此,技术上不应搞创新。

  不创新又何谈发展呢?许阿乔认为:“创新是必要的,但对于老字号,创新的应该是经营模式,发展的应该是产品品类,而传统手工工艺,则要完整地进行保留。”

  品类创新成为发展关键

  走进王一品斋笔庄,形形色色的毛笔令人惊赞。有的大如棕帚,有的细如纤丝。一些毛笔笔杆采用了景泰蓝等各种新颖的材质,有的笔杆上还雕刻了名人手迹。

  “我来到王一品后,一开始也非常困惑,而今写毛笔字已成了一种业余爱好和修身养性的方式,用的人越来越少。面对一个日益萎缩的市场,我们该如何发展呢?”许阿乔回忆。

  他考察了一圈,最终在礼品市场找到了商机。从1993年开始,王一品开发各式礼品笔。一方面开发成套系列,另一方面在材质、包装上加以改进。

  老字号的名头,加上精湛的工艺和精美的包装,王一品礼品笔推出后受到了市场的欢迎。如今,礼品笔占王一品整个产品销售量的60%,王一品的产品品种也从过去的几十种,发展到了如今的500多个系列。

  老字号如今怎么卖名气

  不难看出,当年对毛笔一无所知的许阿乔而今已经成为了毛笔业的行家。对于王一品,他也有了深厚的感情。2002年,王一品成功改制后,许阿乔成为了企业的董事长。

  “老字号卖的是什么?从很大程度上,卖的是名气,是消费者的信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品牌对老字号异常重要。”许阿乔认为。

  从上任之初,他就开始尝试着通过各种途径提高王一品的知名度。仿佛当年那位王姓笔工在大考之时携笔进京一样,1992年,许阿乔也带着一批王一品毛笔来到了京城。他走进高校,与启功等十几位书画名家交流、探讨,把王一品的毛笔赠送给名家使用,并收集意见。通过这种方式,王一品与许多书画大家建立了长期的联系,而他们则成为王一品毛笔最好的代言人。

  “一直到今天,我们还常常会组织一些笔会活动,以提高王一品毛笔的知名度。”许阿乔告诉《浙商》,就在今年5月份,十多位将军来到王一品,留下了许多墨宝。

  这场笔会花掉20多万元,对王一品来说,这不是一个小数字。近几年,收藏在企业界正成为一种流行,许阿乔便迎合这一趋势,邀请有实力的企业一同承办类似的活动。企业出钱出资,王一品则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一场笔会结束后,我们会赠送部分笔会作品作为给企业的回报。”许阿乔说。

  600万和6000万之间的距离

  为了保住这个前辈留下来的字号,许阿乔不得不学会挖空心思。然而,即便是这样,去年,整个王一品的销售额仅为639万元,毛利率仅为10%。

  然而,这个数字,在王一品历史上也算是奇迹了。虽然用笔的人越来越少,最近几年,王一品的销售额仍能保持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加。去年,王一品迎合奥运推出奥运笔,使得销售额竟增加了23%。

  但是,和639万元的销售额比起来,王一品的品牌价值则高出太多。许阿乔告诉《浙商》,1996年,有关机构评定王一品的商标价值,就已高达6315万元。“从浙江省第一次评比著名商标开始,我们王一品一次都没有落下过。1994年,在亚太国际博览会上,王一品还获得了国际金奖。”

  的确,在王一品的办公楼内,陈列着许多关于王一品所获荣誉的证明。这些荣誉令许阿乔深感自豪,同时,也令他颇为烦恼。

  他烦恼的是,单凭产品品类创新,已无法使王一品获得更大的发展。那么,能否有一种更好的商业模式,使王一品在不丢掉本色的同时,能有更广阔的前景?600万元和6000万元之间的距离,并不只有10倍这么简单。

  再干几年,许阿乔就要退休了。对于这个自己喜爱过、为之奋斗过的老字号品牌,接下来还面临着许多的未知。

  “我想把王一品传给我的儿子,希望他能好好地把这个事业做下去,并且,能用一些更开放的思想,把王一品做得更好,真正实现它的品牌价值。”许阿乔说。

  许阿乔告诉《浙商》,他的儿子受到耳濡目染,也爱上了湖笔行业。来源:《浙商》杂志


2008年0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