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宁波日报》撰文盛赞贝发专业化路线:坚守主业是企业生存之本

  “今年,贝发的订单数成倍增长,仅主流市场零售业的订单额就接近4000万美元。”(《宁波日报》11月28日)贝发公司的逆势飘红也许具有典型意义。“14年来坚守主业,没有涉足楼市、股市、债券及期货等风险领域,这正是贝发的成功之道。”

  贝发的成功再一次说明,企业制胜的关键是寻找到自己最擅长的发展领域,只有做到“专”了,企业才能立足,才能盈利,才有条件考虑在多方面发展自己。否则,盲目追求规模扩张,往往分散企业的精力,加大企业的风险,更难以抗击风险。现实情况是,不少企业都有着“做大做强”的“冲动”,热衷跟风,盲目扩张,投资热门产业如房地产、股市、IT等行业,一旦遭遇金融风暴,立即不能自拔。10月份,玩具巨头合俊企业在东莞的两家有6500名员工的工厂倒闭,一个直接而深刻的原因是,企业将数亿元资金投入股市被套牢,当外贸需求缩减时,就造成资金链断裂。

  上世纪末,英国人E·F·舒马赫写了一本畅销全球的书《小的是美好的》,他在书中指出,企业小也有其小的好处。贝发是“小”的,因为它专一于制笔业,而且从来都坚守主业,这正好印证了“小的是美好的”这一愿景。今年,贝发集团及时提高自动化生产程度,使其人均劳动生产率达到3.6万美元,远高于国内同行1.5万美元的平均水平。应当承认,只有在管理上、技术上提高核心竞争力,压缩成本,才能真正使中小企业“起死回生”。

  普遍意义上来说,无论是专一化还是多元化,其核心业务都是专一的。即使走的是多元化之路,那也是专一下的多元化,围绕着核心业务散发的多元化,纵观海尔、联想等多元化成功的企业莫不是如此,没有哪个企业愿意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年销售额几十亿的中国飞跃缝纫机集团,不久前盛传陷入资金困局,已经向政府“申请破产”。董事长邱继宝出面澄清了此事,但也坦承了面临的困难:“现在回收现金是当务之急,飞跃在政府的帮助下已经开始处置一些跟主营业务无关的闲置资产。”飞跃的“瘦身”,不正是贝发的一贯坚持吗?想必能给众多陷入困境的企业一个启示。

  压力下奋起、夹缝中求生、由粗放到精细、由低价格路线到品牌竞争、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等等,都是保持企业发展、外贸增长的最佳策略。贝发的经验可以看出,要想度过经济寒冬,最重要的还是企业要提高自身的生命力,而主业是企业生存成长的生命之本。经济学家曾繁华说:“只有把主业做专、做细、做精,企业才可能抵御、防范各种市场风险。”

  可以说,如今摆在企业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是当鸵鸟,抱着陈旧的观念和做法不放,继续走低档次、铺摊子、投机性的老路,其结果必然是丧失竞争优势,被淘汰;二是当凤凰,正视困难、不屈不挠,主动调整和转变,在新一轮竞争和发展中“浴火重生”。从近几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来看,“调整”和“转变”都是经济工作总体要求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企业的调整、转变,不仅在产品升级和创新设计上,也在于企业市场定位的转换上。对于中小企业,不防先从“剥离副业、回归主业”开始。(转载自12月3日《宁波日报》;王小利


2008年12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