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地说,哈尔滨中国标准铅笔公司的改制如今还是“现在进行时”。
按照先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再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实现整体改制的“两步走”改制方案,这里目前正在迈第一步———将所属3个分厂变成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吸纳职工入股,使纯粹的国有企业变成国有控股、职工参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日前,记者走进这个变革中的企业,只见7万多平方米厂区整洁有序,七八栋统一贴着乳白色外墙砖的厂房内机声隆隆,到处是紧张忙碌的生产场面。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改制,对我们来说绝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生存危机,因机制转换而化解
哈尔滨铅笔公司的产品“天坛牌铅笔”现在几乎都出口到了国外。采访时,工人们告诉记者,国外订单越来越多,他们得经常加班加点。
看到这个曾称雄市场几十年、如今日子红红火火的老牌国企,记者很难想象这里曾一度困难到账面上连100元钱都没有。应运而生的小铅笔厂看好了“天坛”的市场,纷纷冒名顶替,凭借价格优势拉走了一批批客户;几十年不变的旧体制、旧机制和老企业沉重的人员、债务负担,更加速了企业下滑之势。到1996年,生产规模由年产4亿支降至1000多万支的哈尔滨铅笔公司,内外债务已达4000多万元,累计亏损近2000万元,不得不关门停产,导致大批职工下岗。现任领导班子上任时,迎接他们的是一拨又一拨要账的,还有法院来封门的。
是内部经营机制的转换,化解了哈尔滨铅笔公司生存危机。新班子通过认真分析市场行情,研究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决定从改革入手,实行分立经营,将下属各车间分立成一级法人的分厂,由班子中的副职每人包一个分厂。此举,打破了过去全厂捆在一起“要死一齐死”的局面,被推向市场的各分厂开始了分散突围。银行不给贷款,各分厂就发动职工集资进原料,闲置了一年的设备终于运转起来了。
为轻装上阵,企业又对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原有的1400多名职工通过下岗分流,减员50%;原有的17个科室精简至7个,150多名干部减至30余人。随着计件工资、岗位工资等分配方式的实施,职工们的热情上来了,跑市场、赴展会,争取老客户、发展新客户,企业就这样一步步走出低谷。
有一件事,职工们至今说起来仍充满感慨。公司分散突围后,天坛粗铅笔分厂因设备陈旧、管理落后,为同在一个大院的天坛笔业分厂提供的中间产品质次价高,被取消了供货资格,不得不停产。他们说,是市场经济,让国有企业中手足情深的“亲兄弟”变成了只言利益的买卖关系。“下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的用户”理念,早已渗透到每个分厂、每道工序。
抓住机遇,成功卸下两大包袱
冗员多,债务重。这是哈尔滨市众多国企实施产权制度改革最难迈的两道坎儿。而哈尔滨铅笔公司却因成功卸下了这两大包袱而变成一身轻。采访中,企业的赵继新书记告诉记者,这是因为我们及时抓住了两次机遇。
为推进企业债务重组,2002年起市政府有关部门积极与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接触协商,研究债权回购折扣比率,探索回购的途径和办法。很快,铅笔公司就将在华融公司的4200多万元债务全部打折回购,从此卸下了债务包袱。
赵继新说的第二次机遇,是2004年哈理工大学的扩建。铅笔公司将位于学府三道街的旧厂区转让给了这所学校,搬入江北松浦镇原龙江制革厂院内。用这笔转让资金,他们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还实现了全员并轨,使894名职工全部告别国有身份。如今在岗的350余名职工中,上岗参股的有141人,其余的大多为返聘人员。这次机遇,让铅笔公司又卸掉了人员包袱。
轻装上阵的铅笔公司没等正式搬迁,就实现了建厂50多年来的第一次低成本扩张———兼并了已停产近10年、设备都已卖光、靠外租厂房开支的龙江制革厂。他们安置了原厂职工,承担了其债权债务,还盘活了厂区、厂房等所有资产。
据了解,哈铅笔公司多年来生产的产品主要是木杆铅笔,科技含量低,易仿制。搬进改造后的新厂房后,随着设备更新,企业决定摒弃低水平竞争,凭借自己在行业中的优势走经营高端产品之路。他们先后开发出了附加值较高的染色板、软化板等,生产铅笔板的分厂还因此与美国、加拿大及国内著名大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销售收入已由2000年的200万元增长到现在的2000万元。去年,公司的铅笔产量已达1.5亿支,是2001年的5倍多,其产品90%以上出口。
分步改制,不重资金重项目
松浦镇工农路1号昔日杂草丛生的院子和破破烂烂的厂房,如今早已焕然一新;一度资不抵债的哈尔滨中国标准铅笔公司,现已拥有6000多万元净资产,成了全市轻工业系统内既无外债又无内欠的“小康”企业。
想不到,这红红火火的日子竟“吓”走了一个又一个合作伙伴。据介绍,今年该公司已被主管部门哈尔滨工业资产经营公司列入重点改制企业,企业从去年起就多方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可无论是省内的、省外的,还是国内的、国外的,每个想要投资合作的都看好了公司的人员状况、品牌、产品质量和市场,可一听说公司现有净资产达6000万元就打“怵”了:投少了,占的比例低;投多了,啥时能收回成本?公司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的产品利润水平太低,投资回报少。”
一步彻底改制行不通,企业便采取了“两步走”:先组建国有控股、职工参股的有限责任公司,解决产权单一问题;同时继续寻找战略合作伙伴,等找到了再进行整体改制。赵继新书记告诉记者:“我们改制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吸纳资金,而是为了引进好产品、好项目。因为我们现在并不缺钱。”赵书记说,铅笔是公司多年“一贯制”的老产品,设备、技术都定型了,这个传统产品和品牌我们肯定不能丢。但由于生产铅笔利小,只能维持职工有班上、能开支,要想大发展,必须有好产品。在哈尔滨铅笔公司人眼里,单纯引资只能冲减国有股比例,这样的改制路太窄,不可能解决发展问题。
尽管哈尔滨铅笔公司的改制尚在进行中,但其改制的目的足以让人有理由相信,这里的明天会更好。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刘立夫 本报记者薛秀颖
2006年04月10日